“想當初,我也只是一介布衣,是吳王一直信任我,給我機會,才讓我有如此地步。”
法正用力點頭道:“將軍的話,法正銘記在心!”
頓了頓,法正又道:“法正斗膽一問,將軍接下來,是準備北上梓潼,還是南下成都?”
徐庶略微沉吟了片刻。
這種機密,說實話,他並不想告訴一個剛剛投降過來的人。
可想到剛才司馬徽的話,徐庶還是開口道:“準備北上進攻梓潼,拿下曹操。”
“至於成都那邊,我們吳王另外派人賢士前往勸降。”
“如果益州牧願意歸順,一切好說。”
“不願意歸順,我們拿下梓潼和曹操之後,再慢慢計較。”
法正神色一振,對徐庶道:“如果將軍相信我,給我五千兵馬,我願意幫吳王拿下益州!”
徐庶:“.”
法正見徐庶明顯有些震驚,忙繼續道:“並非法正賣主求榮,而是如今天下大勢擺在這裡!”
“我們益州牧和荊州劉表一般,都是守成之主。”
“但是,現在並不是當初黃巾作亂,群雄逐鹿之時。”
“現在天下之主,只有曹操、袁紹之子、吳王、交州士燮。”
“袁紹之子不說,離益州如此之遠。”
“交州士燮更是毫無政績,只知道佔地為王。”
“曹操就是一屠夫,所過之處,凡不投降者,破城之時,盡皆屠戮。”
“只有吳王以仁義治天下。”
“而且,多有功德天下。”
“如此仁義之主,我法正豈能不順應天時?”
徐庶還有些猶豫。
法正見狀,忙再次道:“五千兵馬,並不會影響荊州軍團大局。”
“而只用這五千兵馬,如果能夠一舉拿下益州,豈不快哉?”
“而且,法正保證,會盡量減少損失。”
“在這益州,法正有著諸多好友。”
“法正可以勸說他們棄暗投明。”
“至於吳王派遣賢士遊說,說實話,這個很難奏效。”
“我們益州牧做慣了益州第一人,如今要讓他兵不血刃地交出第一人位置,他如何甘心?”
“而且,他帳下還的確有些忠臣的。”
徐庶吐了口氣,這才勒令大軍停下,所有將領和謀士聚在一起商議此事。
最終,大家還是一致同意,讓黃蓋為主將,劉備為副將,率領五千槍兵和斬馬刀兵,跟隨法正下成都。
而徐庶則率領大部隊進入永安城之後,繼續北上梓潼。
趕到永安城,孟達果然開門投降。
徐庶和黃蓋等人在永安城休息了一天,之後,法正、孟達召集城內三千守軍,跟著黃蓋、劉備的五千將士,南下江州,然後襲擊成都!
至於徐庶和大部隊,繼續北上梓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