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曹操大軍目前所在地。
根據最新情報,袁紹死之後,曹操立馬勒令大軍停在梓潼,準備應對來自江東的攻城。
這次作戰,吳國準備在梓潼和曹操進行一場正面對決。
除此之外,廬江軍團更名為許都軍團,依舊由陳宮和太史慈負責統帥。
廬江軍團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趙國大軍可能南下。
雖然,大家一致認為,如今趙國的情況,應該在忙著內鬥,沒有時間管吳國這邊。
再次確定了第二計策,陸翊便和眾人商議出征曹操的大軍成員。
此次出征曹操,由荊州軍團負責攻擊。
車騎將軍朱治此次卸任荊州軍團的指揮權。
原因很簡單,朱治一直更加擅長水戰。
此次作戰,要進行山地作戰,甚至攻城,這不是朱治的強項。
經過大家一直商議,最終決定更換荊州軍團統帥為徐庶。
一來,徐庶之前帶兵打過徐州戰,擊潰了袁紹第一次南下,殺死了周瑜、顏良、文丑等大將。
二來,這些年,徐庶一直就在荊州任職。
徐庶之前就對益州的地形進行過研究。
畢竟,如果要攻打益州,從荊州出兵是最可能的方案。
至於謀士,此次吳國派出了極其豪華的陣容:
賈詡為謀主。
司馬徽、龐統、諸葛亮、陸遜為軍師。
至於將領,主將大家一致選擇了文聘。
文聘一直鎮守荊北,對北方和益州都有所瞭解。
先鋒,經過抽籤決定,最終有徐盛、周泰、淩統、朱然、周舫、魏延六人。
每人帶死士一千。
左路騎兵五千,由張郃作為統帥,高覽、劉備作為副將。
右路騎兵五千,由呂布作為統帥,馬超、龐德為副將。
中路大軍三萬,張遼為統帥,張繡、黃忠、黃蓋三人為副將,各自統領一萬大軍。
中路軍這三萬,分為霹靂車軍五千人,三弓床弩軍五千人,諸葛連弩兵一千人,弓箭手四千人,盾兵五千人,槍兵、長戟兵、斬馬刀兵加起來一萬人。
後軍八千,田豫為統帥,胡車兒和呂蒙為副將。
另有高順帶領一千陷陣營負責給徐庶、賈詡等人保駕護航。
運糧官依舊為衛旌。
糧草從荊州和揚州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