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正是將軍為了和袁紹的後趙聯合,才害死小姐的父兄的。”
“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為了名義,應該會接納將軍。”
“可小姐,你心甘嗎?”
“雖然是將軍害死的小姐父兄。”
“但是,袁紹的後趙才是幕後黑手。”
“假設他們不引誘將軍,不給將軍那些承諾,將軍又如何會想到要反叛當時的朝廷,合圍曹操?”
“所以,只有江東的吳國才是我們最佳去處。”
“一來,江東足夠強,擁有青、徐、揚、豫、荊五州之地。”
“二來,江東之主吳王禮賢下士。”
“三來,江東的吳國和我們無冤無仇。”
馬雲祿看完布條上的內容,頗有些震驚而憤怒地看向鄧芝。
這布條上的內容,是吳王陸翊最近寫給鄧芝的。
如果馬超和馬雲祿率領的這支西涼鐵騎願意投靠許都朝廷,將來征戰西涼和關中,可以讓他們為先鋒,並且給予他們足夠的兵馬!
只是,他們必須接受許都朝廷的管制和約束。
馬雲祿拔出腰間的環首刀,壓抑著聲音呵斥道:“鄧芝,你竟然是吳國的細作!!!”
鄧芝此時也懶得撒謊了。
再撒謊下去,沒有意義。
必須開誠佈公了。
鄧芝看向馬雲祿,一臉認真道:“對,我是吳王派到將軍帳下的。”
“當初你父兄接受曹操的徵召,答應入許都為官。”
“吳王,那個時候已經預料到這場悲劇遲早會發生。”
“吳王一直說,將軍勇則勇矣,然而,野心太大。”
“伱父兄一去許都,必死之局。”
“所以,吳王派我潛入關中,埋伏在將軍帳下。”
“吳王希望我能夠協助將軍,協助關中諸侯,一舉挫敗曹操將來可能的入侵,給你們關中諸侯留一條退路。”
“將來,江東才可能和關中諸侯,還有涼州牧一起合作,合圍曹操。”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
“將軍太過魯莽,竟然中了曹操的離間之計,和其他諸侯,尤其是韓遂分崩離析,甚至導致韓遂率領大軍投靠了曹操,才有如此局面。”
“如今,我們已經這般流離失所。”
“這是最後和江東聯合的機會!”
“如果小姐願意,我們立馬召集馬岱和龐德,以利害遊說他們,告知他們,如果聽我們的,我們從這裡向港口匯聚,搶船隻一路南下。”
“屆時,荊州自有人馬接應我們,我們從此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