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偏偏又是文武百官的軟肋。”
“試問,又有幾人會為了所謂天下大業,而捨棄親情?”
“絕大數人是不行的。”
“因此,碰到鄴城遇襲,袁紹賬下文武百官定然會要求撤兵回援,這正好擊中袁紹心坎。”
“這也是袁紹為何急忙撤兵的原因。”
“此人,對袁紹真是洞察得十分清楚。”
曹操再次點頭道:“的確。不過,陸翊小兒,賬下的確是人才濟濟。”
“關鍵是,他也能果斷聽人意見。”
“我若有子如此,可以含笑九泉。”
“可惜。”
郭嘉輕笑了一聲道:“但是,江東也出現了失誤。”
曹操忙道:“細說。”
郭嘉道:“袁紹是退兵了,我們的壓力也沒了。”
“接下來,江東應該是來信,讓我們趕緊利用這機會,擊退洶洶來襲的馬超。”
“這就是機會。”
“擊敗馬超,我們佔據關中,拿下涼州、漢中等地。”
“這期間,江東肯定也意料到有這個可能,所以會在宛城出兵,防止我們帶走多餘的人。”
“這些多餘的人,就是指天子和文武大臣、還有家眷。”
“這就是我們逃跑的機會。”
“先勒令龐統和黃蓋大軍,前往延津和白馬一帶,分散駐守,名曰監視袁紹大軍,防止他們突襲。”
“然後,派千人軍隊,以增調人手,準備進攻從長安來襲的馬超為由,進入許都,然後帶出荀令君、天子,以及一些主要家眷。”
“讓荀令君尋找一名普通人,扮演天子模樣,坐鎮許都。”
“之後,讓這千人軍隊化作兩至三千大軍,和我們匯合。”
“至於其他文武大臣,還有天子後宮,以及家眷中的下人,統統捨棄。”
“我們擊敗馬超之後,再派重兵把守函谷關和潼關,還有上洛這三處關卡。”
“屆時,我們再公佈天子已經暫時遷徙長安之事實。”
“袁紹知道天子已經從許都遷徙到長安,知道許都空虛,必將全力南下。”
“江東不得不全力面對。”
“如今的江東才剛剛休養生息,他們無法同時多線對敵。”
“而袁紹又格外強大。”
“我們又是江東同盟。”
“擇其優,江東也只能嚥下這苦果,任由我們征戰涼州、漢中等地。”
“而他們,全力應對袁紹。”
“以袁紹的實力,江東或者會敗也說不定。”
“不過,不管江東戰敗與否,這都是長時間的。”
“這就為我們拿下益州提供了機會。”
“將來,我們以益州為核心,挾漢中、涼州之精銳,再要捲土重來,未必不可行!”
“想當年,高祖皇帝也是如此奪取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