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人秘密前往荊州,提醒他防範荊州,這是最簡單的一步。”
曹操點了點頭。
“第二步,派使者前往長沙、桂陽和零陵三郡。”
“這三郡,如今都由長沙人張羨管理。”
“這幾年,荊州劉表已經對這三地數次用兵,皆沒有成效。”
“為何?”
“因為張羨一直以漢臣自居,不屑於和荊州劉表沆瀣一氣。”
“差一名使者,以天子大義,要求張羨和荊州暫時止戈,防範江東。”
“一旦江東對荊州動兵,張羨統帥長沙、桂陽和零陵三郡之兵,和荊州聯合對抗江東。”
“兩地形成掎角之勢。”
“即使無法阻止江東,但是,要拖住江東的腳步,讓江東無法快速奪下荊州,是完全沒問題的。”
“同時,派使者聯絡交州士燮,讓他聯合百越之眾和山賊,從後方對江東進行騷亂。”
“江東更加難受。”
曹操再次點頭道:“繼續。”
郭嘉舉起第三根手指,來到曹操和荀彧身後的牆壁前,那裡掛著一張巨型地圖。
郭嘉指著河內道:“派大將拿下河內郡,打通黃河以北地盤。然後命一能說會道的能人,持節鎮守長安,聯絡關中諸侯。”
“一來,將來我們和袁紹開戰,可以防範這些關中諸侯趁機作亂。”
“二來,韓遂、馬騰之輩,向來也以朝廷之臣自居。如果能夠讓他們入朝為官,則可以既讓他們約束關中其他諸侯,也可以讓他們馳援我們共同對抗袁紹。”
“萬一,我是說萬一,張羨和劉表無法拖住江東吞併荊州的腳步,我們被江東和袁紹夾在中間。”
“屆時,我們可以一邊對抗,一邊往關中方向遷徙,然後拿下漢中,最後佔據益州。”
“益州乃天府之國,易守難攻,只需要派一員大將鎮守即可。”
“真到這種絕境,我們也能遷都於此。”
“而司空則帶重兵鎮守關中到漢中一帶,拿下關中諸侯,然後坐看袁紹和江東你爭我奪。”
“一旦他們有任何一方處於劣勢,我們再以益州為核心,出兵擒拿之。”
“而第四,則是在江東拿下荊州以前,我們聯合江東繼續對抗袁紹。”
“袁紹即使擊敗公孫瓚,軍力一時強大無敵。”
“但是——”
“袁紹此人好謀無斷。”
“我在他賬下之時,常發現,他賬下兩大派系,豫州派和冀州派,各自為戰,互相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