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襄陽靠近城門的地方,買了一棟小房子。
因為諸葛亮和諸葛均兄弟都比較聰慧,都透過了學院的考核,所以諸葛玄將兩兄弟送往學院讀書。
諸葛玄病逝,荊州牧劉表也只是派人幫忙料理了下諸葛玄的後事。
之後,便沒有再管諸葛亮和諸葛均兄弟。
雖然兩兄弟都在學院讀書,都有類似於俸祿的津貼,但是,遠不夠他們在城內的日常開支。
因此,諸葛亮和諸葛均兄弟賣掉了在城內的房子,在襄陽城東郊區置辦了一棟簡陋的茅草屋。
而“臥龍”道號的傳出,便是諸葛亮的先生黃承彥出的主意。
黃承彥知道諸葛亮的難處,又怕傷及他的面子,不敢直接資助錢資,只能讓學院幫忙造勢,好讓諸葛亮名聲傳播出去,就能被荊州牧劉表看重,從而出仕,為官一方。
自然,也有俸祿供養兩兄弟繼續生存下去。
可惜,荊州牧劉表見諸葛亮太過年輕,並未同意接見,更沒有安排官職。
此時,諸葛亮甚至從學院離開,用剩餘的錢資,購買了一些田地耕種,以維持兩兄弟的生活。
而諸葛均,目前還在學院讀書。
陸翊聽到魯十三的彙報,有些愕然。
諸葛亮耕田?
他想到了初三語文課本里的《出師表》裡的內容: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只是,現在諸葛亮還在荊州郊區。
如果自己沒有出現,應該最終會搬遷到南陽了。
在襄陽城內購買了一些肉類、蔬菜、大米等生活物資,陸翊帶著諸葛若雪、南宮雁、施桓、陳宮,在魯十三的帶領下,乘坐著馬車,直接趕往襄陽城東郊區。
一直出了城門近二十里,才在一鄉野田間看到一棟孤零零的茅草房。
茅草房並不大,四周圍有籬笆。
在籬笆裡面,有幾隻雞鴨散落在各處嬉戲。
不過,此時,茅草房大門緊閉。
魯十三指著籬笆道:“應該就是這裡沒錯。”
諸葛若雪看著這簡陋的房子,又哭了起來。
南宮雁見狀,道:“我和老施在四周找找,你們其他人在這裡,別到處亂走。這裡樹木茂盛,可能有大蟲出沒。至不濟,如果碰到山賊,不堪設想。”
大蟲,就是指老虎。
施桓忙應了一聲,和南宮雁各走一邊,在四周尋找起來。
一直到到夕陽落下,才見到南宮雁和施桓陪著一個穿著粗布麻衣,挽著褲腿,打著赤腳,滿身泥漬的青年走了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