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象跟著陸翊趕到大廳。
大廳裡,眾文武百官還在宴席,沒有離去。
陸翊將剛才閻象的話複述了一遍。
出乎閻象的意料,大家幾乎都贊成。
當然,也有人提出了補充。
閻象看著身旁陸翊臉上的笑容,暗暗感慨。
他想到了當初第一次見陸翊的場景。
那個時候,他做夢都不會想到,那個小小的居巢長,會在數年後,搖身一變,成為自己的主公!
而且,他當主公各方面表現出來的,都要遠強於袁術。
尤其是容忍人方面。
閻象做了個決定。
試試?
或者,自己在這個新主公手下,真的能夠煥發第二春?
在眾人都同意閻象的計策之後,陸翊便召集了劉曄、徐庶、太史慈、程普、黃蓋、諸葛瑾、閻象等人進行商議。
商議的內容主要是兩方面:
一,究竟派出誰作為使者,前往壽春見袁術。
這個使者必須有足夠的勇氣,而且,能說會道。
因為陸翊背叛了袁術,而且如今還搶佔了廬江、合肥等地。
這次前往見袁術,是有可能被直接斬殺的。
二,留下誰領兵鎮守合肥。
合肥是陸翊制定的,將來保證江東不受戰火波及的第二重要戰略點,僅次於壽春和徐州。
在壽春情況不明之下,合肥的重要性就尤其重要。
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留下來鎮守合肥的人,不只是要用武力,更要精通統兵打仗,還要有一定的智謀。
在經過長時間的商議之後,陸翊才決定派出闕澤前往。
闕澤,會稽山陰人,孫策生前率軍攻破會稽時,和王朗、虞翻等一起投降。
這次陸翊北上出征,文官裡,除了帶了張紘、諸葛瑾、衛旌之外,還帶了諸如闕澤等一眾各個家族的年輕俊才。
這其中,闕澤屬於特例。
他是陸翊見過的,極少數的,出身真正貧苦老百姓。
或者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很小的時候,別人都想著娶媳婦,生孩子之時,他卻只滿足於讀書認字。
甚至,為了能夠讀上書,經常給富家子弟抄書,賺取報酬。
而且,他也極其聰明。
藉著給富家子弟抄書的縫隙,他認真聽那些名師講課。
而抄的書的內容,便是他博覽群書的根由。
陸翊也記得,《三國演義》裡,闕澤也是第一個識破赤壁之戰時,周瑜和黃蓋使用苦肉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