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一樣。
其實也一樣——
都是青春年華
都是熱血兒郎——’
劉斌老師咬字清晰,音域高昂遼闊,所以他的作品,始終給人一種剛毅、熱血的印象,但是當劉彬老師演唱到這段的時候,陳建的眼淚越發洶湧。
無悔軍營十二載。
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軍營。
都是青春年華。
都是熱血兒郎——
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濱海軍分割槽微博賬號。
關注這個賬號的,大多都是濱海軍分割槽退伍的老兵,或者說,關注濱海軍分割槽這個微博號的170萬人,當中極大部分都是退伍老兵。
所以聽到這首歌,內心感受不盡相同。
尤其是當這首激昂卻不乏柔情的歌曲搭配著一身橄欖綠手握鋼槍眼神堅毅,身材挺拔的軍人時,那種感觸越發強烈。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頭枕著邊關的明月,身披著雨雪風霜。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為了國家安寧
我們緊握手中槍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都是青春年華
都是熱血兒郎
說不一樣
其實也一樣
一樣的風采在共和國
的旗幟上飛揚!’
炸了。
太炸了。
無數退伍老兵看到這個影片,尤其是那些身穿軍裝,容貌普通但是卻眼神堅毅的戰友們在這首激昂夾雜著柔情的軍哥當中邁著整齊的步伐。
就好像看到了自己。
那是一種對自己青春的回憶。
無悔青春。
無悔軍營!
老子的青春。
奉獻給了祖國!
無數人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