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關於徐朝涵出現的訊息只是在微薄平臺上發酵。
但是,一直到了上午。
徐朝涵演奏《卡農》的影片,便已經被傳的沸沸揚揚了。
無數徐朝涵的粉絲們歡欣雀躍,只不過在開心之餘,還是有種難以言喻的失落。
老徐這是放棄內地了嗎?
只在油管更新,而在內地徐朝涵的所有社交賬號下卻是一言不發。
看起來,這次封殺,真的把老徐的心傷透了。
“這首曲子迴圈了一上午了,不可否認,老徐真的是個天才,這也太好聽了。”
一個作品,尤其被大眾廣泛接受的作品型別,其實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鑑賞難度,就像一首音樂,每個人都有對其自己的理解。
你無需對其去神話,去吹捧。
當有人看到它,聽到它之後,自然會對它有一個自己的評判。
而《卡農》在許多聽眾耳中是那種,鋼琴曲?我不懂。
但是這首曲子,真TMD好聽。
不過。
當這首曲子被一些對鋼琴有所涉獵,甚至其專業的人聽到後,感受卻是不盡相同了。
震撼。
尤其是國內的鋼琴家和愛好者們,在聽到這首曲子時的第一感覺就是。
震撼。
或許這麼說並不直觀。
因為一個,哪怕是鋼琴專業的學生,他都會對世界知名的鋼琴曲知之甚祥。
但是。
這個由徐朝涵所創作,演奏的鋼琴曲,突兀的令他們發現,竟然有著比肩世界一流創作水準的作品程度的時候,那種來自心靈上的震撼,直接反饋到身體。
頭皮發麻。
說到底。
鋼琴是一種被西方所壟斷的樂器。
細數世界知名的鋼琴演奏家,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西方人,而華裔,甚至擴大到黃色人種,好像也只有那麼幾個人,只是在鋼琴演奏這個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
當然這裡面存在有社會偏見、種族歧視等等因素存在。
而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也確實是創造力的因素。
自始至終,國內的鋼琴演奏家都是在演奏別人的曲子,真正好像由華夏人創作出來的,世界知名的鋼琴曲,幾乎可以說沒有。
但是。
自從徐朝涵出現之後。
《出埃及記》算作一首。
這首激昂壯闊的鋼琴曲,讓許多西方人知道了華夏有那麼一個明星,創作出了一首水準一流的鋼琴曲。
甚至。
《出埃及記》不僅在國內,甚至在油管上,都有無數的愛好者的演奏影片。
現在。
這個人,又彈奏了一首《卡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