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酒精風雲> 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

由於菸酒廠宿舍緊挨著,所以當時菸廠的女青年爭著想嫁給酒精廠子弟,酒精廠的職工當時還瞧不起人家,大多選擇內部處理,只在酒精廠內部聯姻。然而時勢瞬息萬變,現在完全反過來了,輪到菸廠職工瞧不起酒精廠子弟了。這就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做人千萬不要太現實,不要因為別人不如你就瞧不起人家,說不定明天各人的命運就變了。

酒精廠有一個哥們,他這人就比較現實,不,嚴格來說是他父母比較現實。這哥們技校畢業,原本有機會分配到捲菸廠上班,但是因為嫌棄菸廠車間的味道,就是那種濃濃的有些刺鼻的香精味,就像香水如果是淡淡的就比較好聞,如果過於強烈就讓人接受不了一樣。然後他就選擇了酒精廠,然而在酒精廠他也受不了酒精味道的刺激,讓父母找關係給他調到了摩托車廠。後來摩托車廠由於各地禁摩效益滑坡,他父母又託關係把他調到洗衣機廠。然而沒幾年洗衣機廠也完了,他父母又找人把他調回了酒精廠,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酒精廠也不行了。這傢伙就像個喪門星一樣,調到哪裡哪裡就會出問題,結果因為太現實,基本上沒碰到單位好的時候,什麼調級漲工資也都沒趕上,花了錢還沒得到實惠,最後眼看著捲菸廠紅火起來,再想調過去人家卻不要了。

酒精廠和捲菸廠分屬不同的行業,但是因為一個產品,使得相互之間產生了聯絡。香菸在加工過程中為了降低焦油含量,需要液態二氧化碳膨脹菸絲,而酒精廠在糧食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優質二氧化碳。氣態二氧化碳經過加壓變為液態,透過槽罐車拉到捲菸廠生產車間,壓入專用的密閉容器中,用於菸絲膨脹使用。

由於兩個工廠緊挨著,距離非常近,所以捲菸廠一直採購酒精廠的二氧化碳,後來菸草專賣後,新菸廠成立,捲菸廠成了財大氣粗的單位,它主動投資兩百萬幫酒精廠二氧化碳車間進行升級改造。然而菸廠還沒有收回投資,酒精廠就因為效益不好停產了,菸廠不得不到外地採購二氧化碳,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非常麻煩。

後來就有人有意撮合兩家廠子合併,捲菸廠現在不差錢,他們在全面考察了酒精廠以後,提出了四個條件。第一,酒精廠所欠銀行債務,全部掛賬停息,也就是說菸廠只認可兼併以前的債務,希望政府能夠促使銀行接受這一要求。第二,剝離所有酒精廠屬下的職工醫院子弟學校幼兒園等非生產單位。第三,酒精廠所有幹部全部下崗,由未來的負責人重新聘任。第四,所有的工人必須重新透過相關考核,考核不透過直接下崗,聽候安排。

前兩個條件輕工業局跟銀行和教育衛生部門接洽,基本同意了捲菸廠的要求。然而後兩個條件卻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酒精廠的很多幹部職工認為捲菸廠條件提得過分,認為如果被捲菸廠兼併,自身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而且更加嚴重的是,由於長期處於心理優勢一方,酒精廠職工本身就對捲菸廠突然超過了酒精廠,而心裡接受不了,感覺如果被捲菸廠兼併,就會變成二等公民,就更加低菸廠職工一等了,心理落差太大。所以在開職代會討論捲菸廠兼併方案時,紛紛投了反對票。

最終這一收購案不了了之,後來想想,也許是捲菸廠不願意接手酒精廠這個包袱,有意提出了後面兩個苛刻條件。也有可能是酒精廠職工過分高估了酒精廠的地位,他們認為酒精廠只不過是遇到了暫時的困難,也許過一段時間市場形勢好轉,酒精廠又會恢復往日美好時光的。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酒精廠就這麼時斷時續的開機停機,家底越耗越少,慢慢地連工資也發不出來了,這時酒精廠的這些大爺們才想明白,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麼愚蠢。能發出工資來,就算給人家當孫子也願意,不過這時候人家捲菸廠已經關閉了大門。

走了捲菸廠,又來了一個巨無霸,這回來的這家公司,在世界上赫赫有名,它就是正大集團。它主要的經營範圍就是加工飼料,它在玉米等糧食採購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同時它又是酒糟的主要消耗大戶,它對酒精廠感興趣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酒糟,它掌握了一種把酒糟甩幹成高蛋白顆粒飼料的技術。希望能夠透過重組酒精廠,獲得這個酒糟產品的開發權。

不過正大集團不是國有企業,它是外資企業,是徹頭徹尾的資本家。正大集團在一番調查研究後,提出了比捲菸廠苛刻十倍的條件。它要求酒精廠破產,只購買核心資產,其他債務概不負責,而且所有職工全部解除合同,然後他們透過市場化的方式擇優錄用。這次職工倒是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反正不同意也是個下崗,如果賣給正大,大部分人還有上崗的機會。但是政府不同意,這麼處理,酒精廠的資產根本無法清算所有的債務,很多銀行的貸款勢必淪為壞賬,而且正大集團給出的價格也實在讓政府難以接受,所以最終這個收購案也淪為泡影。

酒精廠合資重組,前景渺茫,破產清算,從目前看,政府還沒下定決心。那酒精廠還有沒有救,還有沒有價值呢。說心裡話,還是很有價值的,如果能夠精兵簡政,能夠剝離非必要部門,能夠讓銀行掛賬,能夠大力開發相關副產品,能夠最大限度要回應收欠款,酒精廠的市場還是很不錯的。

特別是銀行債務,想想酒精廠建廠幾十年,為政府繳納了沒有五十億也有三十億的利稅,養育了政府和職工無數人,為政府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結果卻在最困難時,被銀行債務所困,被政府想當年計劃經濟時調撥物資所造成的債務所困,這時候政府就不按常理出牌了,憑什麼國有企業淪為造血機器,政府需要它輸血時無償吸收,企業面臨困難時,政府卻按照市場規矩來了,是不是政府也該反哺一下企業了。不過說到底這是不可能的,政府家裡也沒有餘糧,自己都吃不飽,哪裡有餘錢支援企業呢。所以像酒精廠這樣面臨困境的國有企業,也只能這樣煎熬著了,要麼不死不活的就這樣拖下去,要麼破產重生,甩掉一切包袱,輕裝上陣,只能等待命運的抉擇。

酒精廠現任領導劉強腦袋大脖子粗,長得像大款不像伙伕,雖然他長得儀表堂堂,可是他的智商很一般。不過這個社會就不缺乏聰明人,很快就有人給劉強提建議說,酒精廠現在就這樣了,拖下去只有一個死字,乾脆玩一招金蟬脫殼得了。具體的建議就是,把酒精廠的優質資產從企業當中剝離出來,成立一家新的公司,然後讓這家公司獨立運營,把其他的老弱病殘,債務包袱全都留給高大上的酒精集團。

這種事政府當然不支援,不過面對酒精廠現在的局面,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死馬當活馬醫了。於是劉強又轟轟烈烈開始了新一輪的收錢活動,凡是想著進入新公司的中層領導,又得再送一次禮,不過劉強自己心裡對新公司的前途也沒什麼底,把價碼降了一半,正職只需要五千塊就可以了。本來為了搞活新公司,應該採取精兵簡政的策略,儘可能的減少人員的冗餘,然而劉強這樣一搞,他為了多收錢,齊呼啦的把原來的中層全都收了進來。

上行下效,這幫中層花了錢,也把手伸向了自己的下屬,凡是想著進入新公司工作的,都得交錢,否則一律不要,這一搗鼓,弄得下面職工怨聲載道,很多有技術有能力的人不願再跟這幫人同流合汙,好多直接辭職不幹了,也有的辦了廠內下崗,只拿基本生活費,這也算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吧,反正只要不主動辭職,工廠是不會隨意跟職工解除合同的。

新公司迴避了江東二字,註冊為江州金盃酒精有限公司,金盃的意思是指酒精廠曾經獲得過全國質量金質獎盃。公司註冊完,劉強原本想著請領導來搞一個盛大的揭牌儀式,但是請示領導後,發現沒有一個來捧場的,提高紅包數額也不管用,看來領導們一是不看好金盃酒精公司的前途,也可能是為了不願得罪銀行系統而避嫌,最後劉強只能辦了一個靜悄悄的成立儀式,鬱悶的他了不得。作為一個善於揣摩上意,為上級領導馬首是瞻的這麼一個人,這樣的冷清,怎能不讓他感到心裡沒底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領導都不來,銀行系統也得罪了,上哪裡去弄啟動資金呢,沒個三五百萬,酒精生產是開不起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