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生左右為難,可面對著洶湧的人群,沸騰的民意,時間也不允許他思索太久,如果他不能說出令人滿意的答案,這些工人是不會撤走的,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原因就在於工資調整方案不合理,如果不適當做出改變的話,工人是不會滿意的,但是這個方案是上級制定的,如果要改變也必須得是上級來改變,他是沒有許可權的,不過他可以先穩住工人的情緒,然後儘快向上級反映,於是他說道:“同志們,你們看到的工資調整方案,並不是最終的版本,你們有什麼好的方案,可以提出來,咱們接下來可以再研究,你們有誰站出來說一說。”劉立生說完目光從左到右掃視了一趟,沒有人站出來說,老百姓就這樣,一塊湊個熱鬧沒問題,但是要他主動站出來講話,就沒人出頭了,再說他們也只是覺得方案不合理,至於怎麼改,誰也沒個具體的思路。
劉立生看一直沒人站出來,就不再等了,他看了手錶,馬上就八點了,就說道:“我明白大家的想法了,這樣吧,我馬上召集相關人員開會研究調整方案,方案出臺後再公佈給大家討論,不行咱們再研究。馬上就八點了,大家都回去上班吧,以後有什麼意見,你們可以反饋到各自的部門,由你們部門的領導再反饋到我這裡,就不要再聚集到辦公樓來了。好啦,大家都去上班吧。”眾人一看廠裡準備再研究調整方案,那就再等等吧,這裡面有好多倒班的工人,七點半就該交接班,上夜班的工人還等著他們接班呢,大家就散了。
劉立生顧不上吃早飯,馬上召集中層以上領導開會,劉立生首先給大家通報了今早發生的聚集事件,指出事件的根源在於工資調整方案,看來工人對這個方案很有意見,雖然方案不是我們廠定的,但是我們有責任把工人的意見反饋給上級,同時我們要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供上級參考,大家討論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調整辦法。
這幫領導都是調整方案的受益者,他們都屬於高工資的階層,這次工人們鬧意見,主要的原因就是現方案實行後,收入差距拉大,要想滿足他們的要求,要麼給低收入的多漲,要麼給高收入的少漲,這樣差距就沒那麼大了,可是牽扯到自身利益,誰也不願意少漲工資,所以大家的意見就是給低收入的多漲,至於漲多少就沒有統一意見了,大家討論半天也沒個統一意見,最後劉立生拍板先定下這個基本的思路,至於多漲多少我們也說了不算,還是把這個難題交給上級解決吧。
江東酒精廠給上級發去了廠子關於工資調整方案的整改建議,考慮到民怨沸騰,希望上級能夠增大低工資群體的調整幅度,結果給打了回來,駁回的理由是本次調整方案就是要打破大鍋飯,幹好幹孬都一樣的體制,要讓有能力的人享受高收入,至於工人的情緒,工廠自己想辦法安撫。
劉立生得到反饋訊息後,再次召開廠務會,聽取大家的想法和意見,大家都表示,既然上級堅持按照原方案調整工資,我們也只能執行了,不過應該把根源在於上級表達出來,免的讓工人誤解。
就這樣廠子在得到上級反饋後的第二天,再次公佈了新的工資調整方案,調整的辦法不變,但是加上了工廠的努力過程,告訴工人方案不變的原因和工廠無關。
新方案公佈後,工廠直接炸鍋,工人覺得被廠裡騙了,有很多人大罵劉立生,說他敷衍了事,不管低收入工人的利益,也有知情者給劉立生辯解,說問題不在劉廠長,劉廠長提了新的工資調整方案,是準備多給低工資人群漲的,可上級沒有同意,給駁了回來。
慢慢的工人的怨氣轉移到了上級頭上,就有人開始串聯,這天早晨八點,劉立生一上班就接到上級領導打來的電話,領導劈頭蓋臉就把劉立生罵了一頓,原來有大約二百人左右,趁下夜班的時機,沒有回家而是一起聚集到了上級辦公樓門口,他們一起找上級,希望上級能改變現在的決定。
領導給劉立生下命令,讓他趕緊過去把工人勸走,否則後果自負。劉立生心裡也很委屈,心說要不是你們堅持不改,工人怎麼會跑到你那裡去抗議,讓我去,我有什麼辦法,可想歸想,人還得想辦法勸走,畢竟圍著上級大門是很嚴重的事件。
於是劉立生帶上一眾廠領導和各部門中層,坐車趕到上級大門口。下車後,劉立生讓每個廠領導分別與一個部門中層一起,把各自部門的職工分割開勸說,他和酒精分廠的廠長一起,酒精分廠的職工佔總廠的一半,這次來上訪的人中一多半都是酒精分廠的工人,之所以酒精分廠的工人意見最大,是因為酒精分廠的崗位大多是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操作工,大部分工人的職責就是擰擰閥門,看看溫度,技術含量低,相應的工資就低,很多工人都是些沒有文化的大老粗,而且年齡也大了,他們已經習慣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大鍋飯,他們認為自己幹了快一輩子子了,不應該拿這麼點工資,沒翻番時工資差距沒那麼明顯,他們還能接受,一翻番差距拉的太大了,一下子就接受不了了,這也算是新舊體制轉換時期,改革所帶來的思想碰撞吧。
劉立生和這些老工人進廠時間差不多,他也在這個部門奮鬥過,曾經在酒精分廠原來叫車間,幹過多年的車間主任,他對這些兄弟姐妹是很有感情的,他知道這時千萬不能再搓火了,必須用感情打動他們,他深情地說:“各位兄弟姐妹,咱們差不多是同一個時間進廠的,我記得我剛畢業的氣候,還和你們中很多的人一起值過班,喝過酒。請大家給我個面子,再相信我一次,我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的,大家就不要在圍在這裡了,都回家吧。”其中一個工人是和劉立生剛上班實習時候一個班組的,他對劉立生說:“劉廠長,不是我不相信你,是我們對上級有意見,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這是黨章裡規定的,可怎麼工人階級的地位越來越低,我們的收入怎麼也越來越低了呢?”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很嚴肅的問題,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沒錯,自從我國從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以來,企業逐步從舊的體制向新的體制轉型,原來的大鍋飯體制雖然照顧了公平性的原則,但是由於幹多幹少都一樣,幹好幹孬都一樣,使得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降低,人浮於事現象明顯,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效率,使得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越來越低,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虧損問題,上級制定政策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拉大高低收入差距,刺激工人的積極性,打破大鍋飯體制,從而解決效率問題。
不過願望是好的,但是做法有欠缺的地方,不應該簡單粗暴,應該給各企業一部分自主權,讓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提高或降低調整幅度,具體到江東酒精廠,以酒精分廠為例,因為酒精的工藝原因,整個生產流程分成了許多細微的部分,工人只需要按規定操作就可以了,沒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很多低學歷工人就可以勝任,技術含量低自然工資水平就不高。
它又不像一些流水線可以採用計件制管理,酒精的生產是有個週期的,是整體協同的工作,沒法細化到每個班組,每個個人,所以這樣的調整方案就輪不到大部分工人受益,他們有意見也是可以理解的。
劉立生沒法跟工人解釋工人階級領導地位的事情,他只能就收入一事回答,他說道:“師傅們,這次請大家先回去,我一定會給大家一個合理的說法,保證不會讓大家吃虧的。”酒精分廠的廠長也在旁邊勸,工人們對跑到上級門口上訪也有點擔心,害怕最後受到處理,最後在領導的勸說下,慢慢就散了,酒精分廠的工人一走,剩下的也都走了。
劉立生打發其他人回去上班,他自己去了領導辦公室,他得去道歉,然後還得勸說領導改變方案,要不然他怎麼給工人交代啊。
在他據理力爭下,領導同意了上次酒精廠報上來的方案,不過不要超出過多,免的引起別的單位的效仿,在談話過程中,可以看出領導對劉立生過分維護工人的利益,違背上級的決定是很不滿的,劉立生也沒辦法,要不解決這一問題,說不定這些工人會跑到市府上訪,到時麻煩更大,不光他受處理,連帶著局領導也會挨批,與其那樣,還不如這樣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