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後,李明軍白天照常處理酒精廠的事務,到了晚上只要沒有應酬就到王俊才安排的茶館的包間向盧成功學習有關酒精的知識,王俊才也在旁邊認認真真的學習,這對他也是一個好的學習機會,他和李明軍一樣都是學機電的,對酒精都是門外漢,領導都學的那麼認真,他更應該努力學習。
另外選擇在茶館學習,正是源於那天他和盧成功的聊天,感覺茶館包間安靜,私密性強,同時這裡也提供餐飲服務,只不過沒有正規的飯店那麼豐富而已,如果李明軍沒有吃晚飯,直接就可以在這裡解決,然後就可以開始學習。
看得出,李明軍對安排在這裡很滿意,他曾經對王俊才說過,本來他以為王俊才要去酒店開房間呢,那樣也行,但就怕報銷時引起心懷不軌的人的猜疑,他雖是廠長,但他不想引來麻煩,小心點沒有錯。
安排在茶館就沒有這些顧慮了,茶館開的是餐飲發票,費用很低,估計一個月天天在這裡消費,也花不了兩千塊錢,也就平常招待兩頓飯的事,混在其他發票裡沒人看得出來。
就這樣大約過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有關酒精基本的知識,李明軍掌握的也差不多了,再深的東西也學不會了,他就提出差不多學習過程該結束了,於是三人找了個飯店,席間李明軍對盧成功這個老師表示了感謝,同時提出有需要時再跟他聯絡,讓他好好工作,做好承擔更大責任工作的準備。
盧成功謝過,表示一定按照李廠長的指示,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為酒精廠貢獻自己的力量。
透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李明軍覺得他現在掌握的知識,足可以應對局面了,可以進行他下一步計劃了。
他就開始了下分廠視察的工作,他的第一站就去了酒精分廠,在分廠曹廠長的陪同下,他從粉碎工段開始,挨個對酒精廠的工段進行考察,看的出來,李明軍考察不是做做樣子,真的是塌下身子學習的,不過他只是想把他學的東西和實際對照起來,並沒有問什麼東西,反而不時講出一些專業名詞,引得跟著的隨行人員附和不斷,王俊才也跟在後面,心裡暗笑,李廠長這既是學習,又是表演給下面的人看,他不是外行,真是一箭雙鵰啊。
你別說,李明軍這一表現,確實鎮住了一老曹為首的這些老酒精。文人相輕,這是知識分子的通病,面對一個不懂專業的外行,你官職再大,他就算表面上對你畢恭畢敬,可打心眼裡是瞧不起你的。
李廠長顯然是明白這個原因,才秘密學習的,今天這一表演,當真打了這些老酒精一個措手不及,紛紛收起了輕視的心思,再也不敢想著糊弄領導了。
透過對酒精分廠一週的考察,李明軍達到了他預期的目的,雖然很累但也很快樂。
歇了一個禮拜天,李明軍又開始了對動力分廠的考察,在這裡他就放鬆多了,看著熟悉的裝置,專業名詞張口就來,他說道興奮處,唾沫星子亂飛,手舞足蹈,看來人的自信是來源於真的懂。
熱電專案建設也到了收尾階段,李明軍也沒忘了他還是籌備小組組長的身份,讓王俊才召集籌備組全體成員開了個現場會,會上聽取了籌備組副組長,現動力分廠張廠長的彙報。
王俊才也很感興趣,他自從春節上班後,忙的很少顧得上熱電專案,他了解到該專案還有兩個月就能完工,到時就可以開始全面驗收工作,還得請李廠長請相關專家來共同完成這些工作,現在就得啟動這方面的準備工作,李明軍安排王俊才記下來,又問了其他的一些問題就散會了。
用兩天的時間轉完了動力分廠和新專案,接著李明軍又到了機修分廠考察,機修分廠是輔助分廠,就一個大大的廠房,李明軍大略的看了一遍,和分廠的領導開了個座談會,就算完事了。
最後考察的地方是科研所,科研所這邊是化驗重地,不適合一大幫人走來走去,李明軍各辦公室轉了一圈,說了幾句鼓勵的話,然後聽取了科研所許所長的彙報,當然無外乎什麼工作進度,幹了哪些工作,還有什麼需要廠裡支援的等等。
科研所考察完,生產部門都轉完了,剩下的機關各科室就沒必要一一轉了,抽時間把各科室領導叫到辦公室,挨個見面就可以,其餘的子弟小學食堂衛生室勞動服務公司,抽時間隨便看看就行了。
作為領導,尤其是一個單位的一把手,需要管的部門太多了,每個都抓住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只要抓住重點部門就行了,像生產的分廠科研所等是重中之重,除了這些生產部門以外,還有機關的幾個部門必須牢牢控制住,第一就是人事科,第二就是財務科,一個人一個錢,這兩樣東西是管理的根本,權力的核心,不容他人窺視,這兩個科室的科長必須是自己人,剩下的像銷售科供應科辦公室等算是第二重要,特別是銷售科,現在全廠的主要工作其實是圍繞銷售科再轉,那邊有多少訂單,生產部門才能安排生產多少酒精,市場經濟就是要以銷定產,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以產定銷。
其餘的科室,就無所謂了,除了總務科油水大一些,需要重點掌控外,其餘都可以交給其他的副廠長分配,權力這東西也不能都攬在自己手裡,需要平衡,都說權力是平衡的藝術嗎,你作為一把手把權力都收走了,誰還跟你幹,這單位又不是你自己的,是國家的,國企是什麼,是大家的企業,一把手搞一言堂,搞獨裁是行不通的。
李明軍也幹了多年的副廠長了,深知眼看著肥肉又吃不到的滋味,所以他剛上來也會團結那些比他年齡資歷都要老的副廠長的。
國企就這樣,一把手不能直接決定和他平級的副職們的職位,什麼事都要商量著來,難免中間就會出現相互扯皮的現象。
為什麼國企競爭不過民營企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企業競爭就像行軍打仗,效率是影響勝負的關鍵,你判斷的再準確,等你慢慢吞吞決定好了以後,形勢早已發生變化了。
當然,目前對李明軍最重要的不是效率的問題,而是現在關鍵崗位上的這些中層,沒有一個是他的嫡系人馬,他任副廠長這麼些年謹小慎微慣了,只是在少數非關鍵崗位的副職上有幾個是他提拔的人,這肯定是不行的。
擺在他面前有三個選擇,一是繼續使用原來的這些人,整個中層保持不變,這也符合他謹慎的工作作風,但是不利於他的執政。
二是全面替換現有中層,不過這不利於工廠的穩定,他也無法短時間找到繼任者。
三是從這些中層中拿出一部分崗位來,進行全員競聘,這樣做一是可以從中選出能力強的人來擔綱要職,二是可以刺激那些沒有拿出來競聘崗位的中層,他們如果不聽說聽道的話,隨時會被換掉,三是這樣做既能保持穩定,又能實現自己的意圖。
李明軍考慮再三,覺得第三條最符合現在的局面,不過這麼多崗位,拿出哪一些來競聘,他有點頭疼,這使他越發覺出身邊人的重要性,王俊才目前是他唯一可用之人,也不知道這個小年輕能不能給他提出什麼有用的建議,沒辦法死馬當活馬醫,先聽一聽再說吧。
他把王俊才喊了進來,把他的想法說了一遍,問王俊才有什麼好的建議。
王俊才這兩年在跟劉立生接觸的過程中,也算耳濡目染了一些人事方面的知識,他明白領導無法掌控下屬的恐慌,當然他也就是模模糊糊懂一點而已,在這方面他就是個雛,不過領導問了,必須得回答,他說道:“李廠長,對於人事方面我也不太懂,我就按我的想法說一說,如果有什麼不對的,您多多批評。我覺得一些關鍵的崗位不宜大動,也不能不動,大動傷筋動骨,不動起不到刺激作用,可以拿出一兩個部門來試點。”李明軍問道:“那你覺得拿出哪一兩個來合適呢?”王俊才思考了一下答道:“您還記得咱們出去考察時,後來臨時加入的團委孫書記嗎,剛開始大家都詫異一個團委書記摻和到熱電籌備組裡幹什麼,後來才知道,動力分廠張廠長有望高升副廠長,他是有意動力分廠廠長這個職務。正好現在您高升以後,這個副廠長位子空出來了,估計張廠長活動的也差不多了,那現在動力分廠廠長的職務不就空出來了嗎,你完全可以把它拿出來作為競聘崗位之一,當然一定得在張廠長確定提拔以後,這樣你誰也不得罪。”李明軍點點頭,張廠長要提副廠長這事他知道,前幾天局裡還徵詢過他的意見,估計這兩天就會公佈,他本來的想法是想安排團委孫書記接任的,小孫也找過他,他原則上也同意了。
不過聽了王俊才的說法,也覺得有道理,如果不拿出一個關鍵部門來刺激一下,這些老油條還以為他李明軍不敢動他們呢,正好借動力分廠廠長這個職位刺激他們一下,不過這就得讓小孫跟他配合,演好這場戲的,既要達到目的還得保證小孫當選,得需要好好策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