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持續的戰爭,劉表大概不會發現,在他治下的荊州,隱藏著那麼多的人才。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這些名士倒也罷了,畢竟聲名在外,其他如馬良、鄧芝、費禕等傑出的年輕人,還有更厲害的8階智將龐統龐士元。沒錯,就是那個號稱“得一可安天下”的鳳雛,在襄陽之戰進行了一年多的時候,忽然間就冒了出來。
但諸葛亮依舊是個迷,不知所蹤。
建安二十二年8月,孫策破宛城,時隔數年,宛城再次迎來血流成河之日。三年多的攻城戰,讓豫州軍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南陽的百姓再次遭受無妄之災。自黃巾起義來,三十餘年間,宛城已經數次經歷類似的事情,讓一些屢經此事的老人感嘆是不是這個城市受到了詛咒。
孫然破城,但孫策的損失也不少,每年都能達到三百萬,總體下倆超過千萬人,這也是孫堅在後方一直增兵,否則即便有孫策和郭嘉、賈詡在也堅持不下去。
相較之下,雖然是守城方,但劉表軍的損失也比孫堅軍大,軍隊的戰鬥力和統帥水平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富庶的宛城在城破之時已見不到之間的景象,“民不聊生”一詞都不足以形容。蔡瑁等人除了少部分帶著為數不多的十餘萬大軍撤出外,大部分人都戰死城頭,包括黃忠在內。
見到復活的一位位將領,得知宛城失陷的訊息,劉表很受打擊,訊息傳開後,更是士氣大降,周瑜趁機攻城,雖然依舊是被趕下來,但戰果卻比之前好。
孫策忙於攻佔南陽各縣,一時無力追擊,劉風卻再次增兵三百萬於襄陽。不由他不急,一旦等這些復活的將領恢復,襄陽將更加難以攻破。從玩家那裡他已經瞭解到宛城的慘狀,自然不想讓襄陽也經歷一回。
實力上的差距不是十幾個、幾十個歷史人物可以挽回的,一年多的戰爭,襄陽城內的治安、民生急劇下降,南陽的失陷又給襄陽蒙上了一層陰影,當劉風再次下令全力攻城後,周瑜感覺比之前輕鬆了些。
又是三個月的戰鬥,周瑜終於攻破襄陽城,劉表自殺身亡,劉琦率眾投降,除了個別劉表的死忠,大多數人投降,劉風手下的班底一下子豐富起來,雖然不能直接給這些投降的人以高位,但再也不愁一些關鍵位置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幾乎是在襄陽城破的同時,孫堅親自率兵出兵江夏,吳隱、徐長傑也從出兵策應,威脅黃祖後方,最終孫堅以不大的損失奪取江夏北部,黃祖不願投降,自殺身亡,其子黃射投降孫堅,自此,劉表勢力滅亡。
收穫最大的自然是劉風,盡佔長江天險,其次才是奪取了南陽郡和江夏北部的孫堅。
荊南方向,張懌在桂陽苦苦支撐,抵擋不住雲水城的攻擊,魯肅和劉誕還在爭奪長沙西部,兩年時間依舊未有一方服軟。劉風一直把重心放在荊北,也無法對這裡支援。但荊北戰爭一結束,劉風立即從腹地增兵長沙,確保在荊南的優勢。
建安二十三年四月,劉風和孫堅終於就邊界問題達成協議,雙方不再邊界維持大規模兵力,開始收縮。劉風以周瑜為襄陽太守,坐鎮荊北,以呂蒙為統率,開始支援荊南,開始著手解決荊州問題。
曹操奪取琅琊國,停止了進攻開始穩定地方,袁術的勢力進一步收縮。呂布、劉備、張燕三方頻頻出擊,袁紹軍作戰不力,開始收縮勢力,冀州北部、西北部以及西部都被三方勢力攻佔,大有合圍之勢,袁紹不得不遷治於信都,重新部署防禦。
有李儒的謀劃,坐擁關中之地,天策府實力增長很快,張魯的主力大軍在和益州作戰,最終不敵華雄及大批玩家的圍攻,被天策府攻下南鄭,張魯投降。但此時,奪取了南陽的孫堅開始西進,進攻上庸地,天策府開始和孫堅爭雄,同時繼續抵擋劉璋的進攻,陷入兩面作戰。
在西涼,馬騰擊敗宋建,鐵騎會利用之前戰鬥中收服的一眾歷史武將,歷盡艱辛擊敗韓遂,涼州形成兩強對峙局面,天下諸侯進一步減少。
建安二十三年六月,張懌無法支援下去,帶著小半個桂陽向江東請降,劉風第一時間派步騭從交州入荊州,接替張懌和神箭盟爭奪桂陽,呂蒙從長沙入桂陽,兩面夾攻。但神箭盟不愧是排在前十的玩家,在荊南經營多年,實力強勁,堅持了半年退出桂陽,又在江東大軍的進攻下,在零陵堅持了一年之久,最終和劉風達成協議,帶著剩餘不多的軍隊離開荊州,把零陵交給江東軍。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劉備、呂布、張燕擊破袁紹的阻擊軍,合圍其於信都,爆發了又一場大戰,八月,見袁紹把青州兵馬抽調一空,曹操沒有發揮盟友的作用,回師東進,輕易奪取青州,在袁紹背後狠狠捅了一刀,以致袁紹氣到吐血,士氣大降。到十月時,最終被擊破,大部分人戰死,剩餘的逃入為數不多的郡縣中負隅頑抗,被不斷剿滅,袁紹憂憤而死,其餘部將不是加入到玩家領地,就是被三方收服。戰後不久,張燕帶著常山郡投靠劉備,劉備的實力再次增強。
建安二十五年,在司馬懿的謀劃下,呂布受封魏王,建都鄴城。同時封劉備為燕王、曹操為梁王,孫堅為豫王,劉璋為蜀王,劉風為楚王。雖然引起天下側目,但時至今日,大漢威望全無,沒激起什麼浪花就執行下去。劉風沒有接受楚王的封號,後改封吳王,以示自己不離開江東向外擴張。在立國的第二天,就宣佈將移治金陵,開始建造皇城。
天策府的實力未得到呂布的認可,僅被封為秦公,低了一個檔次,鐵騎會和馬騰同樣如此,如果有誰能一統涼州,或者可被封王。
建安二十六年,在解決零陵城後,劉風大軍西進武陵,最終擊敗劉誕俘獲甘寧等人,劉誕勢力覆滅,劉風盡有江南地,勢力連成一片。可以說在土地面積上,是諸侯最強多的。
截至此時,大戰告一段落,華夏區數強並立的局面形成,想再透過大戰解決某一路諸侯就不那麼容易了,還要時刻提防著被其他諸侯漁翁得利。呂布對曹操的不滿就是如此,覺得自己為曹操做了嫁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還沒曹操收穫的多。但因為持續作戰損失太大,不得不放棄動武的念頭,還要給其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