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拿著《寓言》退下後,李康陷入沉思,韓愈說得對,李康抬高女性地位只是為了擴充勞動力,可不想重蹈舊世界覆轍。
【以後卻是要注意一個度!】李康想到。
一時無事,李康決定先召喚一波平民。
哪知,一直還算順利的召喚,這次卻出了點小意外,不是系統出了意外,而是被召喚的平民自身原因,倒是讓李康頭疼了一會兒。
內務部民政司主事馬周(唐朝宰相)急急忙忙的求見李康。
“什麼?”李康以為自己聽錯了,又將馬周的話重複了一遍,“你說有一家子新移民死活吵著要回去?”
“確實如此…主要是他們家的老爺子,不願意離開家鄉,說是人離鄉賤,他一把年紀了死也要死在家鄉。”馬周板著臉說道。
李康臉色很不好看,這麼多年來,像這樣明目張膽的在大庭廣眾之下鬧的,還是第一次,這要是不處理好,大家都有樣學樣,華夏還要不要發展啦?
“走,去看看!”李康站起身,帶頭向元帥府外走去。
新移民的召喚落腳地以前是在政事堂一樓大廳,後來被李康移到元帥府門口的門前廣場,但群臣都認為離元帥府太近,不利於李康的安全,雖然李康並不這樣認為,但秉持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原則,李康就將新移民的落腳地安置在縣警察局旁邊的空地上,正好離民政司下轄的縣民政局也不遠。
此時,現場已經被警察封鎖,封鎖線外面則圍滿了吃瓜群眾,果然不管什麼時候,人類對於看熱鬧都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
人群一見李康來了,紛紛躬身行禮,然後迅速向兩邊退開,十分自覺的讓出了一條過道。
等李康見到肇事者後,鼻子都差點氣歪了。
原來,每次隨機召喚而來的新移民大多都是流民、賤戶或者無立錐之地的社會最底層,常年處於飢餓狀態,身體素質自然好不到哪兒去,表現在外在就是蓬頭垢面,骨瘦如柴,渾身沒有二兩肉,好似風一吹就能吹倒。
所以,為了避免人一過來就餓死了這種尷尬事件的出現,也為了體現華夏大家庭對於新成員的人文關懷,作為新移民落腳地的空地上設有粥棚,以備在新移民到來後能第一時間送溫暖。
現在李康看到的場面就是,兩口大鍋蒸氣騰騰,其間米香四溢,鍋前一群幾十個難民目光貪婪的望著大鍋,狂咽口水,在警察的呵斥下心不甘情不願的排隊領粥,而在隊伍中,最為醒目的就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一邊時不時的瞥一眼大鍋吞口唾沫,一邊呼天搶地,鬧著要回去,而且還隨著人群前進,不忘移動腳步跟上隊伍,生怕後面的人插隊。
而且,從他手上拿著的飯碗可以看出,這傢伙已經吃過一碗或更多了!
李康的到來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包括這些新移民,從周圍人對李康的態度就可以猜出李康是個大人物,這下所有的新移民全部露出畏懼的神色,噤若寒蟬,一些人甚至“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向李康磕頭。
唯有那個老頭,在見到李康過來後,叫得更大聲了!
【這是一個無賴!一個老無賴!】
李康瞬間做出了判定。
如果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既然要回去,就沒那個臉皮再吃人家的東西,頂多站在一旁,可憐巴巴的過眼癮,等別人主動施捨的時候,再“不好意思”的卻之不恭,才是正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