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吳家祖孫三人,再加上幾個夥計,推著推車,往齊桓鎮北部的菜市場而去,在那裡,吳家租有一個店鋪。
推車上裝載的東西自然是需要販賣的魚蝦。
現下華夏正處於糧管時期,而魚肉之屬並不在管制範圍內,有許多為了節省糧票的老百姓,都會盡量減少主食的食用量,轉而大量購買肉類、魚蝦這類輔食,這也造成了漁獵的盛行,只要能捕到魚,絕對不愁賣。
一行人天還矇矇亮就出發,這倒不是因為路遠,他們需要趁早趕路,而是一種習慣,幹他們這一行的,無論是賣魚的、賣肉的、賣菜的,都習慣於起早摸黑,他們需要提前做許多準備,很是辛苦。
其實小漁村距離齊桓菜市場不到四里路。
不過,魚蝦不在糧管之內,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生意好了,壞處自然是獲得糧票的渠道少了一條最重要的,普通老百姓們想要積攢糧票,以吳家為代表的漁民也想啊。
像他們這樣的,不是吃公家飯的人,每月按人口數,有一定的糧票份額,可以用華夏幣去當地銀行換取,但份額極其有限,基本上一家人一個月所消耗的主食將將好的程度。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可以自豪的說一聲:吃魚都快吃吐了。
進了市場後,此時市場內已經有人在忙活了,一行人將推車推到自家鋪子門前停好,吳英掏出鑰匙上前開門,其他人開始卸貨。
隨著天色越來越亮,市場內的人數越來越多,聲音漸漸嘈雜起來,不意外的,市場內的氣味也變得不再那麼友好,好在幹這一行的都習慣了。
“叔祖,趙大哥來了,我去換些肉回來。”突然,正在費力往鋪子內搬運水桶的吳雄眼睛一亮,衝著鋪子內喊道。
一直吃魚,是人都受不了,同理,家裡賣肉的也不可能一直吃肉,所以,市場內的菜販子經常互相換食。
“嗯,你們誰要換肉,告訴雄兒一聲,讓他一併換來。”吳英只是淡淡的衝吳雄嗯了一聲,然後對正在忙活的幾個夥計說道。
“給我換兩斤豬頭肉…”
“我要一根大排…”
“我要兩斤五花肉…”
夥計們顯然很是熱情,豬肉雖然不便宜,但用換的,還是可以接受的。
“那好,少建,你跟我一起去,順便再換些蔬菜瓜果回來。”吳雄徑直擰起一個水桶,招呼跟他玩的最好的蔡少建同去。
“好嘞!”蔡少建連忙放下手中的活,樂滋滋的答應道。
……
蓐收鎮,新成立的蓐收鋼鐵廠正式開始投入生產,首任廠長夏時豐。
“這是煉焦廠…”夏時豐首先將李康帶到鋼鐵廠隔壁的一個工廠,指著它給李康介紹道,“這裡味道不怎麼好,空氣有些衝,君上如果要看的話,還需先戴上口罩。”
李康點了點頭,現在這種條件下煉焦,必然不可能是高科技,對環境有汙染再正常不過,李康也不會吹毛求疵,但進去看看還是免了。
“進去就不用了,你給我們介紹一下就行了。”李康道。
“諾!”夏時豐應道,“主要是先點火,將窯內的煉焦煤點燃,靠煉焦煤燃燒後自身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