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談允賢端著洗腳水,不由得好奇的望向他。
“咱們要個孩子吧!”李康一本正經的說道。
“啊?!”談允賢聞言愣了愣,然後迅速的霞飛兩腮,羞的差點連洗腳盆都沒抓穩,就算已經做了四個月的夫妻,面對這種問題,談允賢還沒那麼厚的臉皮泰然處之。
“你不願意?”李康促狹的笑道。
談允賢二話不說,飛快的轉身跑去倒洗腳水去了。
但是從她的步伐之中,除了慌亂,李康還看出了一絲雀躍。
“哈哈哈…”
李康在身後沒心沒肺的大笑出聲,談允賢臉上的紅暈直接蔓延到了晶瑩的耳垂,嘴角不由自主的勾起…步子邁的更輕快了。
一夜巫山,滿天無雲。
……
華夏五年剛剛過去,談允賢就被診斷出喜脈,這瞬間掃去了籠罩在其心頭的烏雲,連臉上的氣色都紅光了許多。
一眾大佬們也都悄悄的鬆了口氣,然後就將這件事情拋到腦後,又一門心思的埋首於總結華夏的五年的收穫,以及更重要的開始於華夏六年的雙頭鷹計劃。
經過大佬們這麼長時間的分析,李康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一個誤區。
一直以來受舊世界歷史影響,李康一直覺得海外殖民就是最佳的開拓選擇,這很好理解,因為有那麼多成功的案例擺在哪兒呢,比如西班牙、荷蘭、英國,都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不像陸地國家那樣有一個無形的帝國壁壘存在,比如秦帝國、漢帝國,以及後來的唐帝國。
但李康卻是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殖民時代也不是什麼地方都有殖民的價值,換句話說,不是所有的殖民地都能給殖民者帶來利益,沒有利益的殖民,甚至能將殖民國家的財政拖垮。
而殖民國家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就是因為所選的殖民地有巨大的利益存在,能夠讓殖民國家賺的盆滿缽滿,從而有錢發動下一波的殖民,如此良性迴圈,殖民國家的國旗隨著殖民地的擴充,插滿全世界。
而什麼樣的殖民地是有價值的殖民地呢?
第一,要有豐富的人口,可以傾銷國內廉價的工業品。比如印度。
第二,資源豐富。比如東南亞,又比如中東。
第三,位置優越,無論是戰略位置,還是作為商業中轉。比如錫蘭,比如直布羅陀,比如新加坡,又比如令國人感到恥辱的澳門。
但橫斷山脈的南方有什麼價值能讓華夏的殖民行動不虧本,嗯,應該說有什麼價值保證南下比西進賺的多呢!
人口?別搞笑了,且不提有多少人口,但對比一下華夏周邊的森林土著,無論有多少人口,購買力都是夠嗆,根本就不能透過貿易,完成自足。
資源?透過這幾個月的不斷勘探,倒是發現了不少礦產——這是肯定的,畢竟有那麼大的地方——但可開採的、儲量大的、價值高的礦產就沒有多少了,至於以後能再發現,那也是以後的事了,最起碼現在看不到保證。
位置?呵呵,沒有貿易線,周邊沒有強敵,位置重要嗎?或許以後隨著新世界各大陸,各國航海技術的發展,虯髯島,以及與它隔海峽相望的大陸最南角會有極高的戰略位置以及商業價值,但現在卻是一點意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