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西部皆是蠻荒,開拓不易,主要是運輸不便,且西進在短期內推進有限,面積跨度不大,從而資源種類有限…臣下還是覺得南下更適合作為華夏的近期發展方向。”管仲說道。
“臣下也贊同管總長的看法。”徐光啟淡淡道。
“除此之外,西進烈度不大,於我無大益,烈度太大,將必然引起河東諸國警惕乃至打壓,更可能導致好不容易維持的貿易線斷裂,得不償失!”畢懋康接著道,“再沒有絕對的實力讓河東諸國正視、忌憚之前,西進不可取。”
畢懋康作為防衛總長,可以說是軍方在內閣的代言人,西進南下主要又是陸海軍相爭,他幫誰都不合適。但李康相逼,只能無奈迎合李康,得罪陸軍是肯定的了,以後他這個防衛總長就不好當了。
所以說,在座四人中,他的心情是最鬱悶的。
最後,李康又將目光轉向李冰。
“臣贊同三位總長的意見。”李冰想都沒想的說道,對於他來說,他根本就不關心這件事,管他西進還是南下呢,他只管修壩、築堤、挖水渠,既然李康要南下,那就南下吧。
“既然如此,卿等下去後就遞個摺子上來吧!”見幾人如此通情達理,李康感到非常滿意。
“諾!”
“只是如此一來,西進南下仍舊僵持不下,如之奈何?”李康感嘆道。
尼瑪,還要不要臉?這種僵持情況是誰造成的!明明南下派被虐成了狗,情況已經很明瞭了,非要拉偏架,多此一舉。
“君上為何非要二選一呢?”管仲突然說道。
“額…”李康一愣,對啊,為什麼非要二選一呢?
記得歷史上的匈奴帝國就曾經也遇到過“西進南下”問題,結果老上單于執行了雙頭鷹計劃,齊頭並舉,想要向西的向西,想要南下的南下,得失自己負責,只要不傷及匈奴根基,老上單于都可以老神在在的高居王座做裁判。
現在華夏的情形自然與歷史上的匈奴帝國不可一概而論,但不妨礙李康將“雙頭鷹”計劃修修改改後再直接套用。
向南大踏步前進,跑船圈地;向西步步蠶食,穩紮穩打,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儘量降低存在感,不斷擴張本土地盤。
完美!
只要人口、糧食足夠,海外諸島上有的是各種礦產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就看你會不會利用了。
“管卿實乃老成謀國之言。”李康讚賞的點了點頭,道:“我心中已有計較,你們下去後,摺子還是要遞!…而且,方向確定後,也不是就馬上實施,還需一段不短的時間做準備,這些工作大多歸於內閣,諸卿要打起精神,不可懈怠。”
“諾!”
“嗯,通知內閣、樞密院,明日一早八點在宣政室開總長級會議。”李康又道。
“諾!”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卿等且先下去休息吧!”
“臣等告退!”
等人走後,李康繼續坐在椅子上,右手摸著下巴,腦海中飛快計算著'雙頭鷹'機劃的可行性,以及具體的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