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朝著帝國前進> 第40章 度量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章 度量衡

穿越後第四十一天。

送走楊平威一行人,眾人又一窩蜂似的湧向公示欄,他們昨天就得到通知,今天有一項政令要宣佈。

等人都趕到公示欄處時,發現那兒的空地上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著幾件工具,有像尺子的長木條,有像秤砣的鐵疙瘩,還有幾隻木桶和升子。

齊預已經站在公示欄前等了有段時間,只見其拿著一隻鐵皮喇叭,將其舉到嘴邊,說道:“肅靜!肅靜!”

自從公示欄立起來的那一刻起,齊預就有了這個新職位——政策宣講人。

他今天要宣講的就是李康和文教司經過幾天的“探討”才確定的全新一套“度量衡”。

除了單位名稱是採用的趙嗣業等人的意見,其他的進位制之類的全是李康的意思,接近於現代單位。主要是古代的單位進位制太令人蛋疼了,一斤十六兩,一兩二十四銖什麼的也不知道是哪個腦抽的傢伙想出來的(說不定人家當時還是根據五行八卦陰陽輪轉推算出來的呢)。

度量衡中的度指的就是長度單位,李康沒有采用米、千米這樣的現代單位,照舊採用了裡尺寸分這四級舊式單位,且1裡等於500尺、1尺=10寸=100分。

別看名字雖然和古代相同,其所表示的長度卻不同,“尺”被李康強制挪移到“米”的長度。而且為了確定長度,李康直接從系統那兌換了一米、一分米、一厘米長的青銅長條各一根,然後作為標杆讓木匠打造對應的一尺長、一寸長、一分長的尺子就行了。

齊預一邊敘述著新頒佈的長度單位,一邊拿著桌子上的幾把木尺介紹著,說完長度單位,齊預給眾人一段時間消化後,接著開始介紹“量”。

“量”指的是容量單位,在古代這種單位特別複雜,有好幾套班子。其專用名稱有石、升、鬥、斛、豆、區、釜、鍾、圭、抄、撮、勺、合以及溢、掬等。李康在其中篩選了一番,最終只選擇了石、鬥、升三個最為人熟知的單位,進位制採用的是十進位制。而且,李康還由此引申出體積單位,用的是立方尺那一套,並規定1立方寸=1升。當然面積單位肯定也被順勢提了出來,將畝和頃的大小也一次性確定下來,最後是1畝=500平方尺,比市畝要小,1頃=1000畝。

放下手中的木桶和升子,齊預接著拿起放在旁邊的秤砣,用手掂了掂,笑道:“這一個大秤砣就是一斤重,小的一個是一兩,都是採用的新制。以後‘半斤八兩’該是半斤五兩了。除此之外,一兩當五十克,而兩千斤,也就是一千千克當一噸。都記住嘍。”

沒錯,李康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加上“克”和“噸”。“石”已經被用於容積單位,不再適合做重量單位,而“鈞”“銖”之流本就小眾,人們的接受承度跟“克”和“噸”差不多,但李康自己更願意使用熟悉的“克”和“噸”,所以他果斷加了這兩個單位。

度量衡的單位全部說完,齊預又強調了一條新規定,凡是在單位前加一個“公”字,即為翻倍,比如1公里就是2裡,1公升即2升,1公斤等於2斤等等。

隨著新的度量衡的強制推行,開始幾天,大家還會因為不習慣而有些混亂,但時間一長,再加上度量工具的普及,潛移默化之下,漸漸的也就習慣。

而帶來的影響是可喜的,李康不需要每個資料都要在腦中大致換算一遍,建造司和將作司也杜絕了零件尺寸弄錯的情況,新安鎮的發展在穩步前進。

接下來的十幾天內,基礎民房全部完成,加上第一批十棟,總共二十八棟,比預計的還多了三棟。

而新的軍營也完工大半,過渡校舍、醫院、食堂因為李康的特遞關照,也相繼完工,剩下的主要是文武官員的“私宅”了。

但這些肉食者們對自己的私宅都是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

但你要說他們因公忘私那就太抬舉他們了,人家的眼珠子都盯著李康賞賜給楊平威和馮文瀚的“小洋樓”呢!

別說他們了,連李康自己都眼饞,誰知道系統所給的木刻愣木屋那麼有賣相,如果不看內在的話(主要是系統小樓內通電通水),比系統小樓還漂亮,還舒適,兩層,人字頂,明瓦,玻璃窗,上下共八間房間,內部鋪有地坂,外牆上刷有清新的油漆,門前有迴廊,且自帶種滿花草的花園,最令人無法直視的是花園裡還有兩架鞦韆。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看看咱們自己造的木屋,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

李康後悔不已,只能盼著商隊回來,等荷包鼓了之後再買幾棟,讓他們合住。

商隊在出發十五天後平安歸來,同時也帶回來了比第一次更多的收穫,狠狠的往“新安鎮”這臺發動機裡灌了一大桶油。

除了足足二百五十多斤的黃金和十二塊能量塊,同時隨隊回來的幾斤種子更是讓李康喜出望外。

這是一種土生土長的糧食種子,是土著們自己留作明春播種用的,因為商隊第一個接觸的東陵部落不事耕耘,所以這種糧種直到現在才被楊平威他們發現,好在現在也不晚!

只是下次商隊出行,就會又多了一項重要任務,儘可能多的蒐集這種種子,越多越好,不設上限,且是長期任務。

……

資金鍊達到前所未有的兩萬多,變身萬元戶的李康先是兌現了承諾,將平真琦隊的十套軍裝發下,不僅如此,所有軍隊的軍裝也一併解決了。

現在黃金足了,再搞特殊化就不合適了,容易使各隊產生裂痕。

之後,李康更是直接一口氣花了一萬八千點黃金買冬小麥,離一千二百畝的開墾底限又近了一大步。可以預期,商隊再出去一趟,這個曾讓李康絕望的目標就會超額完成。

另外,為了平衡不均,木刻愣木屋也毫不吝嗇的兌換了四套,一套給了張仲景——李康終於可以住回自己的臥室了——剩下三套分別給了王大富和孫有財、張力和傅光喜、王思平和平真琦。至於其他人要麼找關係好的蹭住,要麼就只能等分配的木屋建好嘍。

這樣功大的分房,功小的賞賜些寶刀寶玉寶器,眾人也就沒理由抱怨。

搞定了住房分配問題,鎮裡的人手逐漸得閒,李康迫不及待的將修路計劃搬上日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