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軍官的吆喝下,第二旅的預備士兵們開始在原有的軍營附近安營紮寨,也就是扎帳篷。
而李康則只帶著典韋、李蛋(李二蛋)、王安、烏獲四名侍衛向火器製造間趕去。
這次李康的身邊人徹底的大換血了一次,典韋是因為用習慣了,李康不捨得換,李蛋和王安都是因為年紀小,不適合現在就外放,還需等兩年,餘下的包括隊副李與穆在內都派出去了。
為了更好的發揮這種模式的最大價值,李康決定將侍衛隊擴編為屯,三十二人剛剛好,人數再多他也教不過來。
火器製作間,早先一步趕來的畢懋康、戴梓兩人看到李康到來後,立馬迎了上去。
“恭迎主公駕臨火器製作間!”
“行了,帶我看看我們的寶貝,我盼著一刻可是望眼欲穿了!”李康笑著說道,說完大步往裡面走去。
因為大家都知道李康不喜歡排場,所以也就沒人知會工匠們,從而也就沒有產生混亂,一切都還是井然有序。
這讓李康很是滿意。
“主公,這邊請!”畢懋康頭前帶路,充當嚮導,三拐兩拐的將李康幾人帶到一間一看就是倉庫之內的屋子前。
“如您所想,這裡面放著的就是一些成品!”畢懋康好似讀懂了李康的疑惑,笑著道,“因為還沒有列裝,這些傢伙都只能算是試驗品,放在這裡,可以就近拿出來實驗,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改進,所以就沒有移交庫房司保管。”
“恩!”
李康點了點頭,話說,到現在他還兼著一個庫房司主事的頭銜呢,只是照現實情況來看,庫房司差不多可以撤銷了,各部門自己生產的物品習慣性的都放在自家的倉庫中,就連李康從系統兌換物品,也大多不是存在庫房司倉庫中,而是直接發下去用。
【這事兒以後再想。】
李康笑著說道:“先進去看看吧,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諾!”畢懋康從腰間取出一掛鑰匙,仔細的找出一把,然後用其開啟倉庫大門上的大鎖。
“吱呀”一聲,門被推開,因為時常有人來看,所以並沒有灰塵漫天飛舞的景象。
畢懋康微微向李康躬身,李康會意,淡淡一笑,率先走了進去。
倉庫內中央整齊排列著四排貨架,上面零零散散的放著一杆杆金屬質感十足的長條狀物,看的李康是雙眼放光,要不是身份不允許,他都恨不得直接摟一杆在懷裡細細撫摸。
餘光瞟過整座倉庫,除了中央的四排貨架外,倉庫三面牆邊,都堆滿了一層層的木箱,粗略算一下,少說有幾百箱,裡面裝的就算不全是火槍,但起碼幾十上百杆肯定是有的。
看到這兒,李康似笑非笑的看了畢懋康一眼,讓對方尷尬不已。
很明顯了嘛,什麼'還是試驗品'、'方便就近觀察'都是藉口,要還是試驗品,那你們造這麼多幹嘛,不怕全部合格砸在手裡嗎?
“罰俸一月,小懲大戒!”淡淡的說了一聲,李康就將此事揭過去了。
“謝主公恩典!”畢懋康、戴梓皆是鬆了口氣,但同時也都隱隱有些肉痛。
可別以為罰俸一月沒什麼大不了,那是盤子大了以後,官員們來錢路子多的時候,可現在華夏的官員們可都是個個'清正廉潔'——想貪也沒這個環境——全都是靠死工資過日子的啊!他們一共才拿了幾個月的薪水?
“火繩槍?”李康輕步走到貨架前,好整以暇拿起一杆,恩,依李康的標準,可以說是超長型火槍。
“您拿的這杆確實是火繩槍!”
“哦…”李康眉頭一挑,喜道,“也就是說,還有不是火繩槍的?”
如果有隧發槍,那他手上的這杆火繩槍就可以直接送博物館了。
火器製作,李康雖然非常重視,可他並沒有太過干預,他只知道火器製作成功了,他是真的不知道是哪款火器。
因為他不知道以華夏目前的能力能做到哪一步,如果提的太超前,超出了能力範圍,反而會雞飛蛋打,屁都撈不著一個,還得從頭開始積累。
當然,他也不是什麼都沒說,一些關於火繩槍、燧發槍、燧石、火帽、米尼彈、紙殼子彈、雷酸汞、膛線之類的名詞及其簡單概念,李康也都是有提過,只不過沒有做強制要求。
【想不到這幫人這麼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