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發洩的爽了,那些心懷“仁義”的“道德之士”,可就有些膽顫心驚,李康這是罵他們這些讀書人“盡萬民之物力,交異族之歡心,得己身之聲名,掘大國之根基”。
這個罵太重了!連一直神遊天外的張仲景都心有慼慼然。
洩掉了無名之火,李康示意楊平威接著說。
現場最沒受影響的讀書人就只有楊平威一個了,他反而因為自己的理念得到了李康的贊同,顯得格外亢奮。
“土著的事情就這麼多。當然我們也不能全指望土著,我們還可以多做一些事兒。比如,我們的狩獵隊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妨抓些活物回來,最好種類能多些。我們可以試著圈養它們,將野獸變為家畜,野鳥馴為家禽。如果方法可行,我們就能源源不斷的獲得肉食、蛋類、獸奶以及皮毛、獸角等食物和物資。”
“再比如,我們可以將張神醫發現的仲景茶花,移植幾株到營地附近,這或許能成為我們以後與外面交易的拳頭產品。其實南邊的果樹也可以移植試試,當然更好的法子是將營地的範圍向南擴充,直接將果樹分佈的區域整個吞下。”
楊平威說完,再次向李康行了一禮,並與眾人打了個招呼後,做回自己的位置,表示自己發言結束。
“糧食和冬衣的問題該說的大家都差不多說完了,我就補充一點,大家不要只考慮到衣服,冬天人什麼地方最容易被凍壞?手和腳!所以衣服要加厚,鞋子也得加厚,還得給需要外出工作的人準備皮手套,這些都要放在心上,要落實到實處。”李康笑著說道,“好,糧食和衣物問題就先到此為止。咱們再來說說房子,對於怎麼建房子,就沒人有想法嗎?”
良久——
“好吧,既然沒人主動發言,那我就點名了!”李康有些無語,之前氣氛都這麼熱烈了,那些匠人卻一個都沒帶動起來,膽小,自卑,要想讓他們樹立自信,得靠時間磨啊。
“建房子嘛,木匠最有發言權,嗯,先從大富開始吧,你先說說!”
王大富沒想到李康第一個點的就是他的名,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只是下意識的站了起來,手腳都不知往哪放,本來就有些怵李康,現在隨著李康的“神威”被傳的沸沸揚揚,就更放不開了,何況現場還有這麼多人。
直到李康再次出聲催促,王大富才壯著膽子說道:“其實木屋本身就比較保暖的。”
這點李康是認同的,木材導熱係數小,傳導能力差,木屋可謂是冬暖夏涼,非常適合居家,人少的時候是最合適的建築方案。
而且木屋不需打底,對地形要求不高,水面、河槽、沙灘、山坡、林地等地基本都能安置。
當然,建造週期短,原材料獲取方便也是必不可少的優勢。
但就這麼一句籠統的話,李康是不可能放過他的,不掏出些乾貨,別想這麼輕易過去。
“還有呢?”
“可以多設夾層,用以防潮隔熱隔聲。”王大富小心翼翼的又加了一句。
“還有呢?”
“構建時,可以交錯銜接,使各方面互相掣肘,當然結構就更加穩定,能防大風。”
“咦~”
古人的智慧當真不可小覷。
“嗯,你先坐下吧!”李康越過王大富,看向下一個人,“王實?”
“大富兄弟說的很好了,小人沒什麼可以補充的。”
“趙由?”
“小人也是!”趙由趕忙順著王實的話道。
李康見他們一點主動性也沒有,也算是看出來了,他們就是一群稱職的執行者,索性懶得再在那些匠人身上折騰,到時候直接命令他們做就行了。
所以既然“共商國是”已經行不通,李康只好“乾綱獨斷”,結束第一個議題。
“房子就由王大富負責,需要什麼人,你可以直接調動。還有諸位許多都是北方人,應該知道怎麼燒炕吧?有這方面需求的到時候可以向這些人請教。大富,搭炕的土坯,你和孫石匠商量著造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