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安國慶剛才還特意把菜刀重新用砂輪細細的磨了一遍。
做酸菜火鍋。一個講究的是肥。一個講究的是鮮。
有了肥。可以襯出酸菜的爽。有了鮮。才能與酸菜本身的鮮美相得益彰。
要想湯鮮。螃蟹蠣黃是少不了的。家裡正好有大蝦。安然乾脆也剝出一盤。既可以涮著吃。又可以增加湯底的鮮度。
最後是主料的酸菜。
今年安家的酸菜醃得不少。也醃得相當的成功。潤白瑩亮。今天有三個吃貨在。安然特意撈出好幾棵大的來。
白肉和血腸都已經切好。
至於酸菜。那是安然特意留給幾位勞工的。
不偏不向。平均分配。
雖說菜刀只有一把。不過他們可以輪流上場。
在上場之前。安然還要對他們做一下培訓。
切酸菜跟切普通的蔬菜還是有所區別的。不能上去拿刀就切。要想將酸菜絲切得又細又勻。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性的。
對著三位勞工進行了一番簡單的示範和培訓。看著江傑雲這個聰明的學生切得有模有樣之後。安然就放手不管了。
今天火鍋的主角們基本已經各就各位。不過。還需要添上幾味配菜。
首先是傳統的配菜……凍豆腐。
如今科技當家。凍豆腐這東西不再是節令食品。即使盛夏。你想吃。也是想吃就能吃。不過。在東北的冬天。家裡買上兩塊豆腐。再切成小塊。放在嚴寒的露天裡。兩個小時下來。便凍得結結實實。燉酸菜。燉白菜。放上一些。都是家家戶戶每年必不少的一道節令配菜。
之後就是細粉絲。別看粉絲這東西不起眼。但是酸菜粉。酸菜粉。在安然這個從小吃到大的東北人眼裡。沒有粉絲的酸菜火鍋。簡直就不能稱其為酸菜火鍋。
其它的配菜。就可以隨意發揮了。
家裡有節前就準備好的魚丸。肉丸。裝上兩盤。
鮮蘑。木耳。東瓜片。羊腦。肚絲。雞心……雜七雜八的配菜分盤裝好。隨著個人的口味來。
主角。配角悉數登場。但是醬料也萬萬不可忽視。
火鍋好吃不好吃。食材實惠。豐足。鮮美固然重要。但是味道好不好。蘸料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酸菜火鍋蘸料裡最具特色的。也是必要可少的一味調料要算韭菜花。
鹹鮮的韭菜花配上酸菜。白肉。血腸和肥羊肥牛肉。才更能凸顯出肉的豐美。酸菜的酸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家裡吃上的韭菜花是安然自己做的。安國慶特別愛吃韭菜花。一到冬天。韭菜花就成了家裡跟鹹鹽一樣必不可少的調味料。消耗量極大。但是市面上賣的韭菜菜品質良莠不齊。遇到好的。味道是真不錯。要是遇上次等的。乾脆就是一股爛韭菜葉子味。更有一點。無論好的。還是次的。市面上賣的韭菜花都少不了加了大量的防腐劑。想想就讓人心裡發促。
所以。秋天的時候。安然乾脆就買了大量的新鮮的韭菜花。在圖書館裡翻找了不少的食譜。比較來比較去。找了一個看著最靠譜的方子。一絲不苟的按著配方嚴格操作製成。過後經過安國慶的品鑑後。得到大力的讚賞。
據吃韭菜花的專家安國慶安先生表示。味道實在是棒極了。他這輩子都沒吃過這麼地道鮮亮兒的韭菜花。
這番讚揚從自家老爸的嘴裡說出來。裡面的水份有多大實在是不用多說。
不過。安然自己也嚐了。覺得雖不說是風味絕佳吧。但是比起往年在市面上買的最好的韭菜花也真不差到哪兒去。相信隨著自己經驗的增加。技術的進步。不斷的努力改進。安家秘製韭菜花的味道一定會越來越好滴。
她也堅定的相信。今天的韭菜花一定會為火鍋增色不少的。
除了韭菜花。還要加入麻醬。蒜泥。醬油調製成了基礎蘸料。剩下的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隨意新增。比如。腐乳汁。滷蝦醬之類的。
安然調醬汁。江傑雲他們切酸菜的同時。安國慶和李綵鳳已經把家裡的黃銅電火鍋洗淨擦好。加入湯底。放在桌上。各式的主菜。配菜裝盤。溫好了酒。打好了果汁。開好了飲料。
江傑雲他們三個輪流上場。動作很快。沒多大一會兒。幾棵肉墩墩的胖酸菜全部都被切成了細細的絲。又過了兩遍水。裝進了盆裡。端到客廳來。
正好湯鍋也已經沸騰了。螃蟹。蠣黃的鮮味隨著熱氣飄了一屋。將窗玻璃的霜花又蒙上了薄薄的一層。外面的雪勢已經緩了下來。但雪花卻大了不少。風也更大了。院子裡幾乎看不到什麼行人。各家各戶的窗子里人影浮動。似乎也都在準備著大年初一的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