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了,開始的利用也就變成了真心了。可是安然卻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塊什麼料。
一無能力,二無野心。
那她還折騰個什麼勁?
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去交朋友,別人也許看不出來,可自己卻覺得心虛,也心累。
何苦呢?
這麼一想,安然就交朋友這事便覺得有些意性闌珊了。
帶著一種旁觀者的無奈和寂寞,看似微笑,實則孤獨的看著身邊的同學們打打鬧鬧,說說笑笑。
算了,順其自然吧,也許交朋友這種事也是靠緣份的吧。
安然最後這樣對自己說。
週一的時候,第一節便是語文課。
語文老師是個老太太,叫劉穗香,個子很高,胖,又到了發幅的年紀,腰身上幾乎沒了女性的線條,人送外號劉水缸。
劉老師平時愛說愛笑,十分隨和,對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淘氣也睜一隻眼閉一眼,但是對他們的學習抓得很嚴,尤其是重視基礎知識和作文,
這一堂課便是作文課。
這也是他們初一以來的第一堂作文課,劉老師也想趁這個機會摸一摸自己所教的這幾個班學生們的作文水平,以便以後課程可以更有針對性。
因為是要摸底,所以題目出得也很大眾——我的理想。
老套是老套了點。
但這又不是在報紙上寫專欄,在網上發貼子,非得求個新鮮有趣,吸引眼球。
在學習上,老套的題目往往也代表著,出題頻率高,需要經常練習。
作文的字數要求也是走的尋常路線,標準規格:800個字,體裁隨便。
除了在作文方面比較拿手的同學之外,一般的學生對作文課都愛不起來。
800個字,聽著是不多,尤其到了十幾年後,這些在座的破孩子們長大成人後,在網上發個貼子,扯個閒淡,一個比一個能侃,可此時,一個比一個沒詞,皺著眉,咬著筆。
800個字,咋湊啊!
其實“我的理想”這個題目還真是比較好發揮,擴充套件的餘地也大。
當然,這個題目也有缺點。
那就是當你年紀越大時,這題目就越有難度。
具體說來,從小學三年級,剛把拼音學利索,開始換漢字的時候,老師就出這題目。
那時小朋友們都天真爛漫,而且志向遠大,吹牛皮都還不知道臉紅,而且往往還能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誇獎。
我要當個科學家,製造時間機器,去看李白爺爺。
我要當個畫家,畫這世界最美麗的景色和最可愛的人。
我要當宇航員,為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
這大話說得,一個比一個認真,都不怕風大煽了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