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讓他猜中了。
這兩樣東西的用法非常簡單,只要把通用材料裝在快速修復工具裡面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修復工具就是一把射線槍,將射線照射在普通破損的地方,快速修復工具就可以消耗通用材料對其修復。
這個任務說難倒是不難,但是要塞破損的地方分佈在要塞的各個角落,需要玩家們在要塞上上下下地來回跑,之後像躲貓貓一樣找那些損毀。
修復要塞的這個過程有些枯燥,但是獎勵不是一般的豐富。
這也是玩家們第一次認識道阿爾發移動要塞究竟有多大。
平時到哪裡去都是靠傳送的,來去如風。
自然就省了跑圖的過程。
要塞裡絕大多數地方,很多元老玩家,也就只去過那些常用的區域,像復活的實驗功能區,造東西的製造功能區,還有玩家的家園,倉儲功能區。
除了這些,甲板也勉強算一個區域吧。
但是真到了需要玩家們自己在要塞裡到處跑的時候,才對要塞的“大”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有些方向感不強的玩家,甚至還會迷路,一下午也沒修復超過十處破損。
到了傍晚,板面也放下了手裡的活兒,來到甲板上散散步。
他是來找朋友的。
是“考古隊”裡認識的朋友。
考古隊就是板面在第二版本里成立的一個鬆散的玩家組織,如果有人想挖材料,就聽他指揮,一起挖掘一處位置,美其名曰“考古”,但材料誰挖到就是誰的。
這可吸引了一群不喜歡賭運氣的玩家。
因為在戰爭遺蹟區域中,很有可能挖半天,也找不到一點東西,在普通玩家的眼裡,每次去挖挖挖,就和賭運氣一樣,運氣好可能就會出貨。
但是跟板面的考古隊一起走,就有著穩定的產出,信板面大佬的,他說哪裡有遺蹟,往下挖一定就有收穫。
所以,板面的考古隊在玩家群體中還享有一定的聲譽。
即便大多數玩家都是臨時工,今天想搬磚賺錢就幫著挖一挖,明天不缺材料可能就曠工了。
還是有幾位玩家常駐在他的考古隊裡。
“長白山伯爵”就是一位。
說起來,這位玩家在現實中,還算是板面的後輩。
板面的專業方向是發掘,而伯爵的專業方向是文物修復。
兩個人雖然年齡上有些差距,但有這麼一層關係,還是相談甚歡。
伯爵是第二版本加入遊戲的玩家,他在現實世界中不僅專精文物修復,做一些精巧的手工也是不在話下。
所以他在遊戲中的製造面板裡瞄準了一件名為“多功能塑形機”的道具。
根據147的描述,大概就是可以生產出類似塑膠的高分子材料,然後根據自己設定好的形狀製造出成品。
這東西還是組成“3D印表機”的材料,伯爵認為造這東西肯定不虧。
上個版本快結束的時候,伯爵就攢齊了材料,造出了這樣機器,只不過他一直在琢磨機器怎麼用,所以考古隊的各位也不知道他到底鼓搗出了什麼東西。
這個版本還沒開服的時候,板面宣佈考古隊這個版本放假,沒有什麼活動,伯爵便緊鑼密鼓地準備起自己的大業。
還邀請了考古隊的幾位朋友,到時候來他的攤位上看看,其中就邀請了板面,伯爵還說,他有一樣特別的禮物要送給板面,這位考古隊的靈魂人物。
板面自然沒有拒絕,他還想著照顧照顧朋友的生意,也算是捧場了。
很快,他就看到了伯爵的攤位。
那一個稍微有些駝背的小黑,攤位很特別,是他自己做的兩個木頭架子,上面用草繩繫著許多白色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