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壺咖啡,然後去看你的動畫片。”
灰原哀:“……”
都是理科專業用得著拿‘動畫片’鄙視嗎,哼!有你找我研究生物的時候!
她氣哼哼地撇撇嘴,然後拿起桌上的咖啡壺離開了。
“……”
阿笠博士從旁欲言又止。
不過,在他的認知中,葉更一併不知道小哀的身份,所以也實在不好說什麼。
這邊,打發走了專業不對口的組織叛徒。
葉更一繼續分心多用,一邊檢查模擬資料,一邊思考其他的可能。
阿笠博士以前也造過無人機,雖然還達不到‘專業’的地步,但也絕不僅僅是‘能飛’的程度。
執行返航命令時出現問題,會不會是通道的原因,遙控器發出指令,無人機也準確接收,但因為受到了干擾所以在流程上沒有體現出來。
葉更一理清楚了思路,開始修改模擬試飛指令,又經過了幾次測試:
“找到了,問題出在太陽能板上。”
他一邊說著,一邊調出了測試資料。
“誒?是電場和磁場產生干擾了……”阿笠博士也是一眼就發現了問題。
“嗯,沒有變換的電場和磁場相互遇到不會發生干擾,不過加密通道不同,如果不考慮硬體問題,就從程式設計上開始調整吧……”葉更一給出建議。
“只能這樣了……”
阿笠博士扶額感慨。
太陽能發電的光生伏特效應,是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工作原理。這種效應是指當光照射到半導體材料上時,會產生電荷的分離和電流流動的現象。
具體來說,太陽能電池通常由兩層不同型別的半導體材料構成,一般是矽。其中一層被摻雜成 P型半導體,另一層被摻雜成 N型半導體。P型半導體的材料中摻入了雜質,其中有正電荷,稱為空穴;N型半導體的材料中也摻入了雜質,其中為帶負電荷的電子。
當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上時,光子會激發其中的電子,使其獲得能量並躍遷到較高能級。這些光激發的電子會沿著半導體的能帶結構移動,然後透過介面形成一個電場。
由於 P型半導體和 N型半導體之間形成了電場,未被激發的電子和空穴會被強電場分隔開來,使得電子和空穴發生向兩個埠的運動。這就形成了一個電流,流動的電子和空穴產生的電位差稱為伏特。
透過連線在太陽能電池兩端的電路,可以將光生伏特效應轉化為可用的電能,用於驅動電子器件或儲存在電池中,以供後續使用。
這是一個在太陽能滑板上得到實踐的應用,不過阿笠博士卻忽略了無人機需要無線控制的問題。
解決的方法有難易兩種。
難的就是透過程式設計,將電波和電能的轉換區分開。
簡單的,直接去掉太陽能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