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
京城四合院普遍不算太大,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四合院。
總體來說是一戶一宅,一宅有幾個院,不過此處畢竟是天子腳下,加上歷史悠久,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絲古韻。
並不是說一定是一戶一宅,大戶人家可建前後兩組合院,闊氣的可以建設三個或四個合院,亦為前後相連。
天朝王家歷史傳承悠久,自然可以稱作大戶人家,歷史可追溯至唐朝。
說實話,王浩也不清楚天朝王家究竟自上屬於哪一支,王姓佔天朝總人口的7.1%,可以說是天朝第一大姓,分支實在太多了。
不過可以知道的一點是源出姬姓,秦末漢初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這兩大家族就不必多介紹了。
王浩只知道自己家族是在唐朝徹底發跡起來的,簡稱京城王氏,隨後輝煌一直延續至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雖然不知道自己家族在唐朝以前究竟系屬於哪一分支,但這並不重要。
東漢末年,被譽為“天下仲姓”的四世三公袁氏家族,還不是在三國前期就覆滅了?
活到最後就是勝利,就如同三國時期的司馬家族一樣,司馬家族跟袁氏家族比起來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袁氏家族巔峰的時候在朝野上可謂是呼風喚雨,與之相比司馬家族就暗淡了許多,不過最後司馬家族卻得了天下。
心中感嘆了一番後,王浩伸手輕輕敲了敲眼前這座大四合院的門。
片刻之後,一位面色慈祥的老年人開了門,老人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王浩,仔細端詳了片刻後才微笑說道:“少爺,歡迎回來。”
老人滿臉笑容,穿的是一身傳統的布衣,看上去慈祥可親,平凡無常,同樣也有一個很平常的名字,王慶。
這位是從小就看著王仁道長大的老管家,是被王老爺子親手提拔上來的心腹,據說小時候王仁道和葉秋山也沒少捱過這個老管家的板子。
隨著王仁道迴天朝接管王氏家族的大局後,王慶也成為了王仁道的頭號心腹,開始接手家族內部管理和許多生意上的事情,可以說是京城王氏的大總管。
雖然臉上經常掛著微笑,但熟悉王慶的人都知道這完全是假象,於是便給王慶取了一個“笑面藏刀”的綽號。
盛世王朝集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總管王慶當著人笑得越慈祥,捅刀子的時候就會有多狠,簡直就是“笑裡藏刀”的典型代表。
王氏家族不管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一輩,每次看到這個大總管笑起來的時候心就忍不住打顫。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把寶刀始終未老,不只是對內部人心狠手辣,對外不知道為盛世王朝集團的發展兵不見血的除掉了多少敵人。
然而今天這位大總管卻是發自內心的笑了。
王浩微笑著向老人說道:“慶爺,好久不見,我爸他應該還在書房吧。”
“是啊,一轉眼少爺都這麼大了,而且也懂事了不少。”
王慶聞言一陣恍惚,似乎想起了曾經許多的事情,有欣慰也有感慨。
能聽到王浩對王仁道的稱呼,王慶就知道對方已經成熟了,要知道他當初可是親眼見證了這對父子是如何冷戰的。
他曾經也勸解過王浩,可對方當時表面雖然點頭附和,但是內心卻根本不屑一顧,固執到了極點,對此王慶也是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