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豈是池中物,一直把陳年圈在身邊是不可能的,譚家菜雖然不少,但也沒有那麼多,還沒有那個能耐把其他所有的菜系都含括進來。
陳年在大多數時候都很溫和,對於所有人都很客氣,宋青舟和陳年接觸的比所有人都要多,所以他能感覺得到,有時候陳年的野心真的是太大了。
每一道經過手的菜都必須要學會。
除了那些一看就能明白的菜,只要稍微有一點複雜,在看的時候沒看明白,過後陳年就會直接拿來提問。
所以現在他要的只是陳年的一個態度。
不管以後陳年學了什麼菜,但只要出去陳年就是譚家菜的傳人。
“嗯,陳年……好好幹吧,多學點東西。”最後宋青舟如此說道。
“謝謝師父,我一定會好好幹的。”
再之後陳年還是留在這邊做研究。
現在,他手上的課題一共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還是繼續培育土豆和紅薯,因為他知道這兩樣如果開發成熟的話,畝產達幾千斤根本不是問題。
而第二個方向就是食品調料這一塊。
現有的鹽和糖還是都有些粗糙,裡面的雜質較多,所以陳年現階段做的就是將這些調料進一步提純。
反正需要什麼材料就跟工部那邊要。
第三個方向是開發新的作物。
陳年根據自己的瞭解又大致的畫出了好幾種作物,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後世主要糧食的。
如果收集到了之後,陳年便會開始研究怎麼樣才能讓這些作物提高畝產。
因為只有自己源源不斷的拿出研究成果來,自己的實驗室才能得以儲存。
又是一年之後,經過了陳年的培育和研究,土豆與紅薯的產量再次增加。
這一次整個皇田之中都種滿了這兩樣作物,可就算如此,最後倉庫裡還是剩下不少。
但如果把這些土豆和紅薯拿去賣的話根本賣不了多少錢,可要是拿出來種植就不一樣了。
於是李絮召了海少文、陳年以及宮中負責這幾個部分的主要官員聊了會兒。
最後定出來的結論是將這些土豆的塊兒莖免費下發到百姓們的手中。
而且不光是種植免費,只要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在自家地裡種了土豆或者是紅薯,不光來年的賦稅全免,甚至還可以得到一些糧食作為補償。
就連最後長出來的土豆,朝廷也會派人拿錢來收。
但這樣的活動也只會持續三年的時間,等到三年過後便沒有這種獎勵了。
可在這樣的政策之下,依舊有不少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選擇種之前的作物,但還是有些人想要碰碰運氣,跟著朝廷規劃的方向走,在自家地裡種了土豆或者是紅薯。
每一塊種了土豆和紅薯的地都有人去檢查,看看種植的距離是否符合標準。
在後續的過程中,朝廷也會派人來抽檢,看看這些土豆紅薯苗是否會遭受到蟲害的侵襲。
這些策略都是陳年、海少文以及李絮他們一起商定出來的。
因為現在土豆的長勢確實如同陳年說的一樣,也在往好的方向上發展。
現在朝廷根本不需要多付出些什麼,讓百姓們種土豆並免去他們身上的賦稅,說實在的根本沒有多少。
因為剩下的土豆就那麼多。
至於最後要獎勵給那些農民們一些糧食,並且花錢從他們手中回收土豆,這也只是相當於朝廷出了一些錢讓他們去種植土豆而已。
依照現在所種下去的塊兒莖數來說,來年回收幾十萬斤土豆綽綽有餘。
到時候拿出來一部分賣,然後再拿一部分出來讓那些有意向的農民們去種,至於最後還能剩下一部分就繼續拿到京城周邊的城鎮繼續搞這樣的模式。
到時候收土豆和給出去的糧食的錢完全可以靠賣土豆賺回來。
因為在這個時候土豆是稀罕東西,賣的貴一點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