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陳年在包餃子的時候習慣把兩端向內折一下,進行封口。
只是就在他們包餃子的時候,小福貴又鬼鬼祟祟的湊了過來,站在陳年身邊捅了捅陳年的腰子,之後看到陳年看了過來,便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面。
陳年頓時會意。
於是揪了一小塊麵糰給小福貴,讓他到一邊去玩兒了。
結果小福貴玩了沒多久,那一小坨面就被玩兒的烏漆抹黑。
於是小福貴又過來要。
“這可不能給你拿,這些東西都是要吃的,是花錢買的,哪能這麼給你糟蹋。”陳年斷然拒絕了。
“要不然這樣吧,小福貴,你去把手洗乾淨過來和我們一起包餃子。”
“可是我不會啊。”小福貴茫然的說道。
陳年笑了笑:“你不會我可以教你啊,而且你會包餃子出去就又多了一件和他們炫耀的事情。”
小福貴雖然生性活潑,而且在讀書時腦子也活泛,但總會被陳年猝不及防的套路給套中。
現在的陳年可以說是狠狠的將小福貴的心理拿捏住了。
“好,我學!”
小福貴一聽到能把別的小孩比下去就兩眼放光。
“嗯,行,那你去洗手吧,記得把手洗乾淨點,等一下讓你爹孃檢查。”
沒過多久,小福貴洗完手回來。
高跟柱看了一眼,手心手背都洗得很乾淨,指甲縫裡也沒有了黑泥。
“可以,挺乾淨的,去跟你陳年哥學包餃子吧。”
最後小福貴直接坐在了陳年所坐的這一條長凳上。
只不過小孩子的理解能力還是有點不太夠,就他們這種擠著包的方法,小福貴嘗試了好幾次都沒有做出來。
每次捏的要麼就是把餡兒都擠了出來,要麼就是把面捏的格外長,每個餃子都形態各異,絕不重複。
“你這個不行啊,看著像個豬八戒包餃子一樣,哪個好人家的餃子長這樣啊?”陳年搖了搖頭,“這樣吧,我教你一個簡單一些的。”
說著陳年從小福貴手中接過被他捏的亂七八糟的餃子重新修整了一下,之後才放進篦子裡。
“現在你跟我一樣,先拿一塊餃子皮放在手心裡。”
“然後把餡兒放進去。”
“不行,你這個太少了,搞出來和吃煮麵片一樣。”
小福貴聽後又舀了些肉餡放進去,之後陳年又搖搖頭:“你這個也不行,太多了,再弄出去一點點。”
“好,現在把餃子皮對摺,把他們的邊邊捏住。”
陳年耐心的說道。
不過說完之後他忽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在這邊呆了這麼長時間,說話好像也開始被潛移默化的進行著影響。
尤其是在每個句子的最後都喜歡加一個“了”或者“哇”又或者是“麼”
比如你幹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