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好肉之後,宋三先將這些肉放在一旁,第二鍋他讓陳年來進行操作。
陳年嚴格的按照宋三老爹之前所說的步驟執行,看得宋三欣慰無比。
“我一直以為我們祖傳的手藝到我這一輩兒就要斷了,沒想到上天卷顧我,讓我有了兒子。”
這幾天宋三一直都在感嘆著自己承蒙老天爺厚愛,畢竟這對於他來說也像是做夢一樣,當初把陳年撿回來的時候,他也沒想到陳年會一直留在他家裡。
等到肉都煮好之後,宋三就開始準備滷了。
“兒子,你和你娘去把咱們之前煮過肉的湯弄一盆出來,記得要用布篩過,多篩幾遍,然後倒進鍋裡,等一下燉肉的時候要用。”
陳年聽後當即就和老孃去過濾原湯。
而宋三則是又翻箱倒櫃的找出一杆小秤來。
等到陳年把原湯都弄出來倒進鍋裡之後,他就將陳年叫了過去:“兒子,接下來我跟你說的這些東西你一定要記住,這配方也是我們家傳的,你爹我之所以能夠娶到你娘,之所以能夠在王老爺家裡做了那麼長時間,也是因為這個。”
陳年聽後神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
宋三一邊將調料放入小秤上面稱重,將每一種調料的分量都精確的稱量後才放進布包當中。
陳年也在心裡記下了這十幾種調味料的比例。
雖然這個時候的計量單位和後世稍微有些出入,但只要簡單的換算一下就好。
一邊看著老爹將調料放入紗布之中,陳年也在一邊想著這些調料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能夠散發出什麼樣的味道來。
等到宋三把布包緊緊的紮起來之後,放入鍋中,陳年也將這調料的比例都記了下來。
隨後宋三又讓陳年和許二妮去燒水往鍋里加,一直加到將裡面的肉完全淹沒這才停了下來。
再之後便是開始燒火。
但這一部也是由宋三老爺子親自去做,陳年能做的也只有噼柴和遞柴火了。
“前面我說的調料是一方面,後面的火候也很關鍵,一開始的時候就得用大火先把鍋裡的水都燒開,然後就用小火慢慢的熬,一開始你嘗裡面的湯肯定會覺得澹,但等裡面的水變成氣冒出來,水少了,味道就重起來了。”
宋三講得特別仔細,生怕陳年在哪裡會聽不懂,或者是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而陳年也聽得十分認真。
雖然這些原理他都很清楚,而且知道的比宋三老爺子更加詳細,可畢竟是幹了一輩子廚師的人,而且在古代想要出人頭地,那就得知道的比別人更多。
所以宋三在這方面也鑽研過很長時間。
尤其是裡面所加入的每一種調料能散發出什麼樣的味道,宋三都瞭如指掌。
這些恰恰是陳年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