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喬招妹看著都心驚肉跳的,那可是煮沸的開水,萬一長魚在進去之後蹦達一下濺出來燙在胳膊上那就得是一片,濺在臉上那恐怕老闆這俊俏的臉蛋就要毀了。
可陳年完全不給長魚反撲的機會。
在將其撈出之後,瀝乾水分又下入鍋內開始進行翻炒,接著下入各種各樣的調料,大火不斷的顛勺。
眼看著那些長魚的顏色和味道越來越誘人,喬招妹忽然心生一個想法:“要不自己也拜老闆為師好了?”
看看謝玉還有何海他們兩個已經成了老闆的徒弟,現在都快走上人生巔峰了。
他們三個家住的並不是很遠,所以每天晚上回家的時候都是一起走的,在路上他們也會聊天。
謝玉和何海表示,如果他們不在紅紅飯店工作,出去隨便找也是至少8000塊以上的。
要是手中有點積蓄自己開店的話,那一個月賺的可能會更多。
但他們也都知道自己這手藝是哪來的,而且他們也明白,跟著陳年可以一直學到新的東西,只要陳年自己還在學習還在研究,那他們就永遠有東西可以學。
這個念頭出現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記住網址
不過現在他還是得先幫著老闆打荷擺盤才行。
對於陳年來說有了喬招妹之後整個工作都變得輕鬆了許多。
自己只要不停的炒菜就好了,至於切菜切肉還有擺盤等的工作完全不需要自己去操心,而且喬招妹有時甚至還能抽出空來去幫著上上菜。
話分兩頭。
當軟兜長魚被擺在桌子上之後,一些人看著那樣子有些不敢動快子,可是不介意鱔魚的人在嘗過之後當場表示其他菜大家可以分著吃,但是這道菜必須平均分!
因為真的是太好吃了!
因為鱔魚的味道本就十分鮮美,素有“小暑鱔魚賽人參”的民諺。
而且這道菜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古時候製作長魚也基本用的是現在這個方法。
而且成菜後魚肉十分醇嫩,用快子夾起,兩端一垂,猶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帶,食時可以湯匙兜住,故名“軟兜長魚”。
而在場的人中又數猴哥對於這道菜猶為熟悉,因為他本就是江蘇人,小時候就經常在席上吃到這道菜。
一開始的時候猴哥看到這道菜之後有點害怕不敢吃,那個時候大人們就騙他這是炒菜根,把菜根炒軟了之後就是這個樣子。
結果後來越吃越愛吃,知道真相之後也絲毫阻擋不了他對於這道菜的喜愛。
只是後來在來到四川工作之後,就很少能吃得到這道菜了,雖然這邊也有關於長魚的做法,但始終不是他們那邊的,所以只能是偶爾去吃一吃打打牙祭。
但他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夠吃到這道菜,而且口味還非常正宗。
雖然用的不是端午前後的“筆桿青”長魚,但畢竟這只是一個小飯館,可依然能夠從做法上看得出來,廚師對於這道菜的瞭解還是很深的。
就猴哥看來,成菜之後嵴背通亮,非常軟嫩。
快子一搛,長魚微顫似跳,彷若活著一般,其肉質彈嫩緊實,在燈光熠熠之下油亮滑爽。
將這道菜送入口中,只覺得入口腴嫩,輕抿若化,齒頰生香,可最終嚥下之後,只會覺得口中新鮮爽口,完全沒有鱔魚處理不好的土腥味兒。
直到吃完的時候,他們一個個的摸著自己的肚子,感覺滿足的不行。
“豐哥今天這頓飯吃的太爽了,我是真沒想到能在這種小飯館裡吃到這麼多平常聽都沒聽過的菜。”
“是啊,豐哥,
以前我們來這邊吃飯只能點牆上的菜,然後看著這家店的老闆把這種選單上沒有的菜一道道往包廂裡面端,現在終於吃進了肚子裡也算是沾了你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