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不斷的回味著,剛剛陳年說的那兩句詩。
在大夏朝會做事的人不在少數,但能做好事的人真不多。
一想到這裡他便更加好奇陳年的身份了。
不過他忽然想到好像當初傅新說過他能考上狀元多虧一位貴人。
而傅新先前一直都在揚州,再加上他聽陳年說話帶著一些蜀地的口音,其中還夾雜著一些江南的口音以及少許北方的口音。
“難道是他?”
這個猜測自萌發之後便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起來,他越想就越覺得陳年可能就是傅新說的那個貴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好玩了。
回到宮內,此時正是剛剛吃過晚飯的時間,李昭下了馬車然後就朝著御書房而去,此時皇帝應該在批閱奏摺。
這種事情要光是想一想就覺得頭痛。
雖說李昭現在每天的公務也不少,但做完了也就沒了,而且很多事情還可以交給幕僚和手下的人去做。
首發網址https://
可做皇帝就不一樣了。
那要管的可是天下的事情。
他提著點心來到御書房所在的院牆外,讓門口的太監進去通傳了一聲,沒過多久那太監便出來讓李昭進去。
這地方他已經來過無數回了。
“李昭邊走入書房一邊笑呵呵的說道,陛下,看我給您帶什麼來了?”
而坐在龍案後的大夏皇帝抬頭看到李昭後,臉上不經露出笑容問道:“帶了什麼?”
聲音悅耳婉轉,但其中還是夾雜著一些不怒自威與長久以來身居上位者的氣勢。
她!便是當今大夏朝的皇帝!
李絮!
但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大夏女帝!
她是上一任大夏皇帝的嫡長女。
在最初出生的時候,並沒有人會想到她後來會成為大夏皇帝。
可隨著年齡增長。李絮展現出了他遠超所有兄弟姐妹的才能。
無論後面夏皇生了多少兒子,但站在李絮面前都不由得低下一頭,無論從對治國方面的理解,還是對朝政方面的見解,李絮的看法永遠都要比李昭他們這些孩子強太多了!
縱使朝中的一些老臣,也常常對李絮的見解心悅誠服。
從那時起,這些老臣們就開始經常感嘆為何李絮生的是女兒身?
這若是男兒身的話,那必定是大夏未來的皇帝!
而且在她的帶領下,大夏絕對會在現在的基礎上更加繁榮鼎盛。
但那些人能這樣想,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於李絮是個女兒身。
隨著其他幾次的漸漸長大,有些皇子也開始暴露出了野心,因為他們最大的威脅長姐李絮是女子。
除此之外,他們的二哥也就是現在的李昭雖然也是才華橫溢,但李昭對於皇位可以說是毫無覬覦,無心去坐這大夏皇帝的位置。
因此他們彼此之間又開始互相爭奪結黨。
可就在先皇即將駕鶴仙去之時,他把所有的子嗣以及所有的重臣都叫到了他的龍榻之前,宣讀了最後一道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