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看來這一段兒居然還挺精彩的。
隨著最後的亮相完畢,文思豆腐的音樂也隨之響起,這首歌的曲子是經過改編的,其中增加了許多戲曲方面用到的樂器,還有一些戲腔。
隨著伴奏聲響起,文思豆腐這四個字漸漸消散,畫面也就開始了。
整個影片分為三個時期,古時候,民國時期,以及現在。
一開始就是以現在流行歌曲的唱法來唱,畫面的內容就只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在家裡一邊看著平板,一邊嘴裡唱著歌,但唱著唱著畫面一轉進入到了回憶當中來,到了古時的戲臺上。
臺下的書生正捧著詩書一邊走一邊看,忽然被耳邊的戲聲吸引,但對方已經唱到曲終,隨後便惋惜的離開。
而書生雖然心急,但對方已然到了臺後,他心生旖旎便去寺廟求緣,緊接著他一推開寺廟木門便進入到了一個民國的戲園之內,臺上依舊是戲子在唱著戲。
他整個人有些茫然,但看到臺上之人後目光卻再也挪不動了,很快就這樣目不轉睛僵硬著身子被小二半推半就的推到一張桌子旁坐下開始喝茶。
但他在這邊喝茶卻又沒有這個時代的茶錢,看完了戲沒錢付賬,最後又被小二拳打腳踢了一番,開啟門丟了出去。
在被丟出門的一瞬間他又回到了他的那個時代,雖然搞不清楚狀況,但他覺得只要能夠好好讀書,日後出息了便一定能夠再次接近那個姑娘。
於是往後的日夜他不懈苦讀,考中了秀才,考上了舉人,最後進京趕考,從此闊別,而在這過程中他或在樹上偷看,或在牆上的鏤空裝飾縫隙當中窺探,雖然沒有錢,但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去看對方唱戲。
而他們也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彼此相識並且相談甚歡,到了書生要進京趕考的時候,他們彼此許下諾言,說等到來年高中後雪起之時便是二人結髮之時。
從此二人天各一方,雲霧聚散見證著他們二人之間的思念。
戲女在家鄉整日眺望京城的方向,期盼著書生的每一次來信。
書生在京城寒窗苦讀,就連偶爾廟會被同窗拉著一起去放鬆放鬆,看到觀音便想到當初心上之人也曾在廟會酬神時扮演過觀音唱戲,面前不由得浮現出心上人的模樣,竟有些羞赧的低下頭去,以至於被同行之人取笑。
就在書生最後高中狀元,準備回鄉遊街的路上,這邊的戲女卻被當地的一個庶戶纏上了。
無奈只好躲進寺廟當中。
可就算如此,對方也依舊有的是辦法。
就在書生抵達之時,戲女也得知了訊息,但她也不知道對方還會不會認得自己,畢竟對方是陛下欽點的狀元郎,前程光明遠大,而她只是一個連平民都算不上的賤籍戲子。
果然他騎著高頭大馬,胸前佩戴紅花,被人前呼後擁著,道路兩旁的百姓歡呼賀喜,那些富家小姐們一個個看得更是眉眼含春。
就在二人擦肩而過的那一刻,狀元郎並沒有看到這裡,因為他剛好目光轉向了街道的另一邊。
這讓戲女的心中如遭雷擊,兩行清淚自目中滾落,默默的便朝著書生相反的方向而去,但就在這時,書生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麼,猛然轉回頭來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雖然沒有看清楚面部,但他確定對方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那個人。
因此不顧現在自己正在遊街,翻身跳下馬高呼著對方的名字,越過洶湧的人潮最後來到對方的面前,將其一把抱住。
又是畫面一轉,二人準備成親了,新娘子坐在新房之內,而新郎官則是已經站在了門外準備進去享受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洞房花燭夜。
方才他在到來之前被人一邊道喜一邊喝下了一小碗文思豆腐,豆腐寓意著多福,那萬千的絲線代表著他們以後將會情思纏繞,幸福美滿。
隨後他將門一推開,場景再次變化,他再一次來到了民國時的那個戲園子裡,只是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臺上只有對方一個人在唱戲,而他也成了唯一的觀眾。
對方唱著唱著居然跳下臺來拉著他的手一起來到了門外,但是跨出門的一剎那場景又一次進行變換,最開始的那個女孩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了自己的家門外,但看看空空如也的身邊以及空蕩蕩的樓道,他忽然眼淚留了下來。
但就在他落寞打算回到屋裡的時候,忽然聽到後面門開啟的聲音,從那個屋子裡走出一個人手裡還端著一盆文思豆腐湯。
四目相對,那男人忽然問了一句:“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不好意思,我是剛搬過來的,正好煮了湯,現在外面又下雪了要不一起喝一碗?”
這就是這個影片整體的劇情了,劇情十分緊湊,而且在走劇情的過程中,不時的會穿插一些他們穿著戲服唱歌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