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時候有這麼個規矩?”
“從今天開始。”
……
連續吃了兩天鍋包肉,自然第3天要換換口味。
然後這一換口味兒,就是幾個月的時間過去。
主要他們的食材來源都是靠著老馬在外面買了然後送過來。
因為他有摩托車也方便。
反正這些都是有補貼的,再加上老馬和王闖的父親以前就關係不錯,經常在一起喝酒,所以老馬也就半買半送的變著花樣給王闖送食材。
按照他的話來說,都是自己家的人不用整那些虛頭巴腦的。
時間一轉眼就到了過年。
雖說是過年,但林子還是要看的,再加上王闖和陳年在這裡都沒什麼親人,所以二人就打算在這護林員小屋裡好好的過一過。
他們五點多的時候就回到了小屋之內,直接把電視機開啟。
雖然這電視機有些老,總是不聽話的發出一些嘈雜的噪音,但他們早已經習慣了。
這如同不願意認真寫作業的小孩一般的電視對付起來也很簡單。
兩巴掌上去就老實了。
一邊耳朵聽著裡面的廣告,他們一邊開始做飯。。
這裡一共有兩口鍋,一口是在灶上的大鐵鍋,另外一口則是放在爐子上的。
食材老馬早上的時候就都送過來了。
一大條魚,一斤豬裡脊,三斤豬五花,一隻蒜香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土豆粉條酸菜等等的。
雖然說是兩個人過年,但他們還是打算把這些食材都做了。
畢竟過年嘛,總要擺滿滿一桌子的菜才有儀式感。
就算剩下也沒關係,反正這天氣也放不壞,就留著慢慢吃唄。
他們先是和麵包餃子。
包的是酸菜豬肉餡兒。
陳年出生於廚師家庭,包餃子自然不在話下。
而王闖作為一個將近40歲的獨居男人,所以會包餃子也是基本功。
洗了兩個5毛錢的硬幣,被陳年包進了兩個柳葉兒花邊兒的餃子之內。
而在這一盤包好的餃子當中,也就兩個這種形狀的。
陳年自然是故意的,如此一來就不用到處找了,反正吃出鋼鏰兒也就是圖個吉利。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沒必要再去整那些靠運氣的。
通常來說在家裡把硬幣包進餃子裡,也是大人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個餃子的一種手段。
陳年在這一點上就很有話語權。
畢竟他當初還在十二歲的時候,就為了吃醋餃子裡面的鋼鏰兒,硬生生的吃了2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