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機器壓出來的文思豆腐也就是大概510塊的一人份。
若是在景區或者小吃街的話可能會賣到十二或者是十五。
所以陳年覺得自己二十五的價格是比較合適的。
而且文思豆腐這種湯說實話不是每桌必點,而且店面小,自己每天能夠接待的客流量就這麼多。
所以陳年打算控制一下量,每天就做兩鍋,中午一鍋,晚上一鍋。
一鍋大概能裝十份左右,也就是能供二十個人來點。
一個大的湯盆裡面裝四碗湯,如此算下來就是每個人兩碗正好。
打定主意之後,陳年就正式把這一道菜確定了下來,不過甜漿粥並沒有往上寫,畢竟如果想要吃早餐的話,那肯定得多幾樣才行。
於是陳年開始準備今天的食材,但沒過多久何海就來了。
這年輕人跟自己當初給何師父打工的時候一樣,踏實、勤快、機靈。
雖然陳年跟他說的和何森一樣,只要每天8點多能來就行,但是何海自從第一天開始,每天早上7:30左右就會到店裡。
然後跟著陳年一起做今天的準備工作。
第一個月陳年給何海的工資還是到手4000塊,三餐包吃社保齊全,而且繳納社保的費用是陳年在4000的基礎上額外支付的。
正常的社保是員工承擔一部分,公司承擔一部分,但是到了今年這裡等於直接把這些都承擔了過來。
以現在紅紅飯店的盈利能力,這些錢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且陳年覺得這樣能夠留住人。
當然公積金是沒有的。
但是這條件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很多隻會洗菜和略懂一些切菜的學廚如果包三餐的話,有時候連4000塊都拿不到,更別說上社保了。
很多單位都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說入職三個月後、半年後、甚至一年後才給上社保,而且就算上也是以當地最低的工資標準來上的。
至少陳年是以正常的標準來為對方辦理這些東西。
何海在跟著陳年收拾食材的時候也發現店裡好像多了幾十盒內酯豆腐,但他一開始也沒有問,直到看到陳年把紅燒肉下了鍋燉上、麻婆豆腐的調料準備好、把所有中午要用的菜和肉都切好之後。
拿起那隻豆腐,然後從掛著菜刀的牆壁上取出一把較薄的刀來。
何海眼神中帶著疑惑,不知道陳年這個時候切豆腐做什麼。
按理來說麻婆豆腐不是應該在等到客人們開始到來之後再切的嗎?
這個時候切好豆腐放到飯點,那豈不是豆腐的表面都要被氧化了?
而且內酯豆腐放一段時間裡面還會有許多水分控出來。
如此一來,內酯豆腐的口感就會稍微差一些,雖然大多數人都吃不出來其中的差別。
不過精益求精的陳年早在何海剛進來的時候,就跟他說過這些知識點。
“師父,這是要做什麼?”
陳年只比何海大幾歲,但是對於何海來說陳年的手藝是他現在拍馬都趕不上的,所以一口一個師父的叫著極為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