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比如一些新聞、故事、小說,如果你能寫,我可以免費為你刊登,當然直到你不寫了為止,否則的話,我們三日一刊,每個月十刊,收你一塊大洋。”
陳年聽後算了算。
如此一來,那一個月就是十二塊大洋。
著實有些貴了啊。
哪怕就是憑藉著何師傅的家底,那也上不了多久就得傾家蕩產,反觀如果自己能經常寫點新聞,就能把這些錢省下來。
何樂而不為?
反正陳年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也做過一些做公眾號的兼職。
一篇內容帶排版80塊,而且在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四川呆了二十多年,在這個世界呆了三年,他們是如何寫作的,經過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學的陳年知道的一清二楚。
這東西太好學了。
“行,我們第一次發刊是在兩日後,若是你能把文章在明日夜裡之前給我,並且能過稿,我就為你刊登這一則,就算不過也沒關係,到時候這片尋人啟事我就給你先發一個月。”
陳年自無不可,只是告訴對方切不可用自己的真名。
而且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對方點頭應承下來,然後給了陳年自己的名片。
晶報主編:餘雄。
隨後大家商定好交接的地點。
陳年回去繼續拉麵,然後又把身上的兩塊大洋拿了出來還給何師傅:“何師傅,我去報社說了一下,他們說願意免費刊登幫您找人,就是要等到兩天之後,他們是每三天才發一次的。”
何師傅沒想到這世界上還有這種好人。
激動的話都說不出來了,過了好一會才緩過勁來,拉著陳年的手說道:“好,好,回頭你帶著我,我帶點雞蛋去感謝感謝人家,好人吶,免費的,怎麼能讓人家免費呢,一定要好好的......感謝感謝啊!”
“好,到時候我跟您一起去!”
白天陳年依舊做面,晚上思思沒有來,陳年收拾好之後就回家寫文章去了。
關於題材,陳年已經想好了。
主要就是一些關於這個民國的歷史和一些花邊新聞。
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到了後來才知道的,這個時代,那也只有一些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身邊的人才能知道。
加上陳年用了一些春秋筆法,在其中稍微新增了一些花邊新聞,寫完之後甚至都沒有修改。
看完一遍,甚是滿意。
這東西,就連無良小編看了都要甘拜下風啊!
非常符合晶報的調性。
第二天一大早陳年舊來到交貨地點,將文章交給對方,對方一看之下,臉上頓時露出驚喜的神色!
馬上表示如果陳年每個月能有這麼一篇,他就能保證每一期都有尋人啟事刊登!
而且還是帶照片的那種。
“多謝,但萬不可出現我的名字,就用‘陳老師’這個筆名就好。”
“沒問題!”
二人就此達成了交易。
而餘雄也一直沒有問陳年的名字,也沒有問陳年是做什麼的。
直到第二天,發刊之後。
餘雄出門去百樂門附近找了一位老友約稿,走近路回去的途中,順道看見了一家名為何記的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