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嬗披上大氅,走出營地看向長安方向。
他的心裡閃過一個個人影,衛子夫、劉徹、衛青、平陽、路博德、公孫賀、司馬遷,少府的王溫舒、沈寧等人。
“不知道這一去,啥時候能夠再見面,也不知道,能不能回的來……”
天黑太遠,啥也看不清,霍嬗愣了一會以後,轉身回去睡覺。
而就在霍嬗看長安的時候,未央宮裡劉徹也在盯著羽林營地方向出神。
………
次日寅時六刻,比往常提前了大半個時辰,起床號吹響。
將士們在各自什長的帶領下開始洗漱,吃早飯。
接著去馬廄裡餵馬,馬廄裡的馬一看今日這伙食也就明白了,嗯,要遠行,趕快吃,都成習慣了。
等馬匹們都吃飽喝足,將士們牽著自己的兩匹戰馬來到校場,按照自己的位置站好。
將士站中間,馬匹站兩側,要不是校場夠大,還真站不下。
等點好人數以後,還是見不到霍嬗的人影,趙破奴和鍾幹對視一眼。
緊接著趙破奴對著趙充國使了一個眼色,趙充國點點頭來到自己的一部一營面前。
“一連軍司馬何在?”
“末將在。”
一個剛剛二十一歲的精幹青年走了出來,他是上一任烏桓部首領伊即軒的兒子伊林。
這一任的烏桓首領是他的叔叔,他跑來霍嬗麾下聽令了。
“帶領你的人馬前方開路,掃清敵患,距離三十里,目標弘農。”
本來按照羽林行軍斥候條例,行軍之時,不算親衛營一連,總共有四個斥候連。
先派出兩連,探查四方,範圍是五十里,剩下兩連輪換,而親衛營平常護衛霍嬗,緊急之時,他們就是後備力量。
但這是在關中嘛,比較安全,匪患也比較少,等出了關中,就得散開,方圓五十里全部探查。
“末將領命。”
伊林為何二十一歲就能夠成為至關重要的斥候連軍司馬,就是因為他比較機靈,臨機決斷很強。
能者上,庸者下,不以年齡評判。
“一連何在?”
“虎!虎!虎!”
伊林走到馬邊,拿起脖子上的哨子,吹出一個旋律,全連包括他自己一百一十九人整齊劃一的翻身上馬。
然後以伊林為頭,轉了一個彎,排列整齊的出了營門往弘農方向奔去。
等出了營門,伊林又吹出另一段旋律,接著成片的哨子聲想起。
緊接著將士們在各自什長的帶領下散開,跑向不知道經過多少次訓練,早已爛熟於心的各自屬位。
羽林軍從營級軍侯開始,一直到什長,每個人都有哨子。
但是哨子一多,就有些不太好分辨,所以哨子種類就有很多,比如軍侯拿的就是高頻哨,什長拿的就是普通哨。
當然,不光有哨子指揮,鼓、金、令旗這些都是有的。
全軍將士,都要懂哨音,像一長一短,一長兩短,連短這些的含義是什麼,都要爛熟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