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是兀良哈三衛的指揮使,是自己的鐵桿支持者之一。他來到此地,說明叛亂肯定是已經被他平定了。
果不其然,脫魯忽察爾掃視了一圈,徑直走向了寧王。
寧王心中大定,看來勝負已分。
“哈哈哈!”
“末將參見王爺!”
“哈哈哈……嘎!!!”寧王的笑聲,戛然而止,很快,很突然。
因為脫魯忽察爾現在單膝跪在了趙王的身前,“王爺,寧王府侍衛統領王良玉已經被末將斬殺,現在寧王府已經被末將控制!”
脫魯忽察爾的話讓寧王的喉嚨之間已經發不出聲音了。
除了這裡的上百刀斧手,剩下的護衛或死或降,如今的寧王府已經在趙王的掌控之中。
“脫魯忽察爾你為何叛我?!”寧王不能理解。
脫魯忽察爾是他一手扶持上位的兀良哈指揮使,原本他不過是他父親的一個庶子,雖然驍勇善戰但是按道理是沒有繼承權的。
甚至,憑藉他的驍勇名聲,不管老指揮使的哪個兒子繼承,都會除掉他。
多虧了寧王的力挺,他才能戰勝他的兩個哥哥,成為兀良哈衛的指揮使。
如此大恩,恩同再造。
但脫魯忽察爾不僅沒有效死,反而投靠了趙王,這讓寧王很不理解。憑什麼!!
脫魯忽察爾低著頭,臉上閃過一絲羞愧之色,隨後才化為堅決之意。
“寧王殿下,末將從來都是趙王的人。從未背叛……”
一句話將寧王的不甘徹底擊碎。
脫魯忽察爾當上兀良哈三衛的指揮使已經有十三年了,寧王扶持脫魯忽察爾已經超過十八年了。
也就是說,十八年前,脫魯忽察爾就是趙王的人。趙王從十八年前就開始佈局了。
寧王難以置信地看向自己的四哥,他竟然佈局如此之深。為了這場奉天靖難,他到底準備了多久?!
趙王與藍星上經歷相似的燕王不同,燕王的起兵有九成九是被逼的。
若是明興宗繼位,燕王是絕不會反的;若是興宗嫡子朱雄英繼位,燕王也不會反。
若是建文帝不削藩,燕王也不會反;甚至建文帝削藩的手段柔和一些,燕王都不至於鬧到造反的地步。
正常情況下,燕王就算不反,也能夠富貴一生。
但是,建文帝的臥龍鳳雛黃子澄齊泰兩個人斬斷了燕王最後的退路,還讓他多年心神不寧。野心與生存本能迸發的勇氣是絕配。
其實朱老四心裡清楚,北平一角對上南京的千軍萬馬,真的很難有勝算,自古以來就沒有藩王起兵贏得天下的先例,但是不造反他就只能等著窒息而死。
相比於藍星燕王的被迫起兵,趙王就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了。
從太宗文皇帝登基開始,趙王就在準備謀反。
只是太宗乃是諸王兄長,對於趙王也是情同手足,趙王雖然野心勃勃,但是對自己這個兄長還是心服口服的。
所以在太宗文皇帝永安年間,趙王雖然繼續勢力,虎踞燕城,但他從來沒有過當時起兵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