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公子,這九華山我們還去不去?!”
他們一行來此,並不是真的路過,而是有目的的。
九華山上的大覺寺、祇園寺中各有一件重要的寶物,乃是衛子鈺所需的,他來此就是為了這兩件東西。
“當然要去了。我們雖然沒有預料到楊清源的出現,但他也不會對我們的計劃有什麼影響,看他剛剛的模樣,應當是有什麼要事去。他離開揚州,也能讓我們少費一番功夫。”
“是!”
……
——
楊清源的輕功,本就是天下極速,又是一個時辰有餘,他便已經到了龍虎山下。
後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天師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
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在前晉之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四十三代。
在大周,有兩大世家。
什麼五姓七望、關中四姓,清河崔氏、河東裴氏、范陽盧氏在這兩家面前也只能算是小輩。
北孔南張,萬載不絕。
這是真正屹立於神壇之上的兩大家族,王朝滅而我不滅,帝國朽而我不朽。
他們分別是道、儒兩家的代表,儒釋道三家一直是大周最有影響力的三家。
只是佛門弟子禁嫁娶,所以沒有誕生這樣的家族,也倒算是一個優點了。
因此,龍虎山也就成了正一道兼龍虎宗祖庭。
而大名鼎鼎的天師府,就在龍虎山上。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又稱龍虎山天師府、相國仙府、天下道庭,南朝琵琶峰,背靠華山,門臨瀘溪河,風水之盛,乃是天下第一絕。
道門歷代道尊之中,有近三成是出自龍虎山張家一脈的,包括現任道尊,道號真武的張三丰,追溯上去,也能和張道陵沾親帶故。
楊清源身影變化之間,便已經來到了龍虎山的山門處。
“福生無量天尊,兩位道友,貧道稽首了。”
既然來到了天師府,楊清源自然也是以道門中人自居的。
兩個知客道人見到楊清源立刻還禮,“不知道兄法號,從何處前來?!”
“貧道楊清源,真武法脈弟子,前來求見老天師!”
楊清源的名聲可不僅僅是在朝堂之上,江湖之中,即便是在道門內也是流傳甚廣。
蓋因百年以來,未有似楊清源這般打擊佛教如此狠辣之輩。
楊清源的那些政令,幾乎讓佛門的優勢廢了一半,楊清源也因此在道門之中有了偌大名聲。
“原來是清源真人當面,小道有禮了!小道這就去通稟天師!”
知客道人轉身要離去,卻被楊清源叫住了。
“看來不用勞煩你了!已經有人來接我了!”
楊清源的話還沒有說完,一道帶著雷霆之息的掌力,從天而降。
“好你個妖孽,吃你道爺一記掌心雷!”
“呦,不錯啊,五雷天心訣又上一層啊!”楊清源也不詫異,反手一道陰陽掌力攻出。
五雷天心訣乃是天師府祖師爺獨創的絕世神功,為天師府的鎮教神功,可吸納萬鈞雷霆納為己用,千百年來都是一脈單傳,父子印證,以意相通。
這門絕學甚至已經隱隱超脫出武學的範疇,更像是江湖話本之中的神通。
威力之強,驚天動地。練成之後,渾身上下聚滿霹靂雷霆,猶如雷神降世,所向披靡。出招時天驚地動,風雲變色,行如奔雷,快如閃電,一掌打出猶如電閃雷鳴,威力無比,勢不可擋。
而能夠和楊清源這般說話且精通五雷天心訣的,也只有龍虎山天師府的小天師——張之唯。
師——張之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