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驍衛為太祖開國十二衛之一,今上登基之後,重新整編了十二衛,將大周各主力打散改編,重整為六軍十二衛,十二衛從原來的大周絕對主力,變成了六軍的佐軍,左驍衛的番號也被撤銷。
項明這個左驍衛大將軍其實就是空有一個名頭,沒有絲毫的兵權。
平日裡的勳貴集團,即便上朝也是當個背景板,幾乎沒有上奏的時候,今日第一個上奏,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大理寺丞楊清源、京畿監察御史李尋歡二人昨夜未經兵部許可,私自調兵,在神都之中肆意妄為,此大罪也!”
一開口就是石破天驚,私自調兵還是在神都之內,這往小了說,革職查辦沒跑,往大了說,那就有謀反之嫌了。
“臣並未收到過楊清源、李尋歡的任何調兵申請,也未接到過任何來自宮中或者內閣的調兵批文。”
項明話音一落,兵部郎中陳辭立刻上前補刀,不給楊清源絲毫狡辯的餘地。
高居上位的周帝將目光轉向了楊清源,“楊卿可有此事!?”
楊清源和李尋歡對視一眼之後,自然出列,“啟稟陛下,確有此事!”
一句話再次讓整個含元殿內的眾官震驚,楊清源竟然自己承認了!!這是傻了嗎?!私自調兵入城這種大罪也敢認下?!
就在眾人疑惑震驚之際,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於延益站在了出來。
“陛下,此事,臣略知一二。”
於延益突然站出來,讓楚王和勳貴集團猝不及防,沒想到於延益會插手此事。
兵部尚書於延益在朝中潔身自好,不涉朝爭,不結朋黨,真正的忠臣、孤臣,深得周帝信任。
這樣一個人竟然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而且看樣子是站在楊清源這邊,這讓眾臣皆是費解。
“楊寺丞和李御史調兵之事,臣是知曉的!”
這一句話,便替楊清源和李尋歡開脫了,於延益是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主掌天下武事,兵馬調動也在他的許可權之中,雖然程式不合法但是也勉強能解釋通。
就在眾人預設之時,一個站了出來,“啟稟陛下,於大人此舉於理不合!”
說話者通政司參議,柳文。
楚王的表弟,也是楚王一黨的核心人物。
柳文出列之後繼續說道,“凡調兵須經兵部申請,得內閣批覆,方才可持批文調兵!於大人雖然貴為兵部尚書,但是也不能罔顧國制!”
君子可欺之以方,柳文是算準了,於延益不會因為私怨打擊楚王,才敢站出來,不得不承認,柳文看人也是很準。
在於延益的眼中,政務是一回事,私怨是另一回事,他不會利用手中之權,挾私以報。
柳文的政治水平確實是有的。
“柳大人怎知我手中沒有調兵的批文!?”說著楊清源從袖中取出了一張紙箋,“啟稟陛下,兵部的調兵批文在此,還請陛下御覽!”
曹正淳走到了楊清源身邊接過了紙箋,在接過的一瞬間曹正淳看到了紙箋上的內容,以曹正淳的心理素質也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