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四十三章 再議北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 再議北伐

朝野上下對趙匡胤群情激憤,郭榮對此自然是清楚的。

但無論朝中文武如何叫嚷。

這趙匡胤是死還是活,是留京還是外放,最終的決定權都牢牢握在郭榮手上。

只是如今的郭榮也不知該如何處置趙匡胤。

今日,樞密使王樸受召入宮。

他進到偏殿,剛一坐下,御座上的郭榮就迫不及待道:“文伯,我苦思多日,終於有了解決軍中問題的良策,你幫我參詳參詳,看是否可行。”

陛下又想出法子了?不會又要亂來吧......王樸憂慮浮上心頭,回道:“陛下請說。”

“自朕繼位這幾年來,這禁軍就從未安穩過。”郭榮右手食指輕敲扶手,以回憶往昔的口吻述說道:

“先是有樊愛能、何徽等人囂張跋扈、不奉君命,於高平之戰上臨陣逃脫,幸而朕在高平反敗為勝,並借大勝將樊愛能、何徽及其部將七十餘人盡皆斬首,方才穩住軍心。

除掉樊愛能等人後,朕命李重進、張永德統領禁軍,一開始這兩人還算聽話,不敢違抗我的命令,可隨著這兩人在軍中穩固地位,他們也開始如樊、何二人那般對朕陽奉陰違。”

“今年淮南大勝,朕順勢免去二人的軍權,又命韓通與趙匡胤統領禁軍。”說到這裡,郭榮歇了歇,突然加重了語氣:“可這才過了多久,趙匡胤竟敢公然與朕唱反調,文伯,你說說,這種事為何會屢屢發生?難道當真是朕識人不明?”

王樸仔細聽完郭榮的敘述,在心中暗道:這並非陛下識人不明......

還不等王樸回答,郭榮就自問自答道:“不,這並非朕識人不明,樊愛能、何徽皆是先帝的親信愛將,對先帝以及皇室忠心耿耿,在戰場上亦是捨生忘死、身先士卒,先帝崩逝前,曾囑咐朕要重用這二人,朕聽從先帝的叮囑,甫一繼位就提拔二人執掌禁軍,可結果這二人卻以臨陣脫逃來報答朕。

李重進、張永德俱是皇親國戚,這兩人地位尚低時,對朕是毫無二心,可隨著地位漸增,這兩人便有了二心,趙匡胤亦是如此,他本是朕的幕府舊臣,理當與朕同進同退,他未執掌殿前司時,確實是如此做的,可執掌殿前司僅僅半年,便成了今日這般模樣,朕思來想去,發覺這幾人皆是在成為禁軍統帥後變質,可見,這問題的關鍵就出在禁軍統帥的位置上。”

“陛下聖明,陛下一直想要削弱武將勳貴的權勢,這就勢必會與禁軍統帥產生矛盾,而且禁軍統帥手中的權力太高,無論是誰上位都很難不對皇位生出妄想,這一切的根源並非聖上識人不明,而在於禁軍統帥這個職位的設立存在問題。”在郭榮面前,王樸並不諱言。

“既然這一切都是源於禁軍統帥的職位,那麼,我的辦法就是不再設立禁軍統帥。”郭榮語出驚人。

還真驚到了王樸。

“不再設立禁軍統帥?”

王樸有些難以置信:“陛下,禁軍沒了統帥就彷彿老虎缺了牙齒,固然這禁軍統帥會依仗軍權與陛下抗衡,可也萬萬不能因噎廢食,如今天下未平,四海未一,裁撤禁軍統帥豈不是自斷命根?”

見到王樸久違的震驚,郭榮臉上浮現笑容:“文伯多慮了,裁撤禁軍統帥這事我並不會立刻就施行,我的意思是,自趙匡胤與韓通之後,朕就不會再設立類似職位,往後,這殿前司最高只到殿前司都虞候,都點檢與都指揮使皆不再設立,侍衛親軍司也一樣,自都虞候往上皆不再設立,分設馬軍司都指揮使以及步軍司都指揮使即可。”

郭榮的計策聽起來複雜,全在於這時候的軍中官位實在有些拗口。

按照郭榮的計劃,未來將會撤銷禁軍中所有的頂級職位,殿前司不再設立都點檢與都指揮使,如今的殿前司三把手殿前司都虞候將成為殿前司的最高職位。

侍衛親軍司下轄軍隊是殿前司的兩倍,其統帥的權位也高於殿前司。

在侍衛親軍司內,乾脆不再設立統一管理侍衛親軍司的武將,也就是將侍衛親軍司都指揮使、都虞候這兩個職位全部裁撤。

往後,侍衛親軍司將徹底分為馬軍司與步軍司兩個部門,其上將不會有任何武將能夠統管這兩個部門。

可以近似理解為現代的集團軍不設司令,最高只到軍長級別的武官。

這便是郭榮苦思冥想十餘日想出來的對策。

既然再忠誠的武將成了禁軍統帥都會變質,那從此往後我郭榮就不再設立任何禁軍統帥!

都不存在了,這總不會還有人變質吧?

王樸琢磨了一陣,緩緩回道:“陛下這計策乍聽之下有些荒唐,但仔細一想又確實有些道理,只是如今天下局勢未明,這計策的施行必須慎之又慎。”

郭榮卻輕蔑地笑了笑:“這天下局勢看似複雜,但我大週一統天下的勢頭已難以阻擋,這些個割據勢力中,最強的偽唐在失去淮南後已是一蹶不振,假以時日,我朝便可輕而易舉地消滅諸多割據勢力。”

自淮南之戰後,南方割據勢力面對周朝已再無還手之力。

最強盛的南唐精銳盡失,只能在在江南苟且。

而後蜀失去了山前四州,龜縮於崇山峻嶺之後已是極限,壓根不敢踏出秦嶺半步。

至於剩下的吳越國、楚國、南平國、南漢(割據兩廣)以及清源軍(割據福建南部)等割據勢力在名義上都是周朝的附庸。

只要周朝能夠徹底擊潰南唐與後蜀,這些零散、弱小的割據勢力便可傳檄而定,連軍隊都不用派。

但統一天下的攔路虎並不在中原,而在北面。

郭榮頓了頓,接著用徵求意見的口吻說道:“這些小國並不值得我擔心,我最大的憂慮還是在北面,在草原,不能收復幽雲十六州、不能將北蠻逐出中原,則我大周就談不上統一天下,文伯,我還是覺得,這徵蜀一事可以暫且放下,先北上收復燕雲,則天下可定,我也可以提早一步重組禁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