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元的叛變,邊鎬早有準備。
紫金山東麓的林仁肇,紫金山南面的壽州城,都得到了邊鎬的提前示警。
若山頂大營有變,這兩處唐軍都將馳援山頂。
但若是朱元真的膽敢勾結周軍造反,那邊鎬這些所謂的準備可謂都是杯水車薪。
朱元駐守的北麓,乃是唐軍陣勢的最前沿。
隨著朱元的倒戈,唐軍的陣勢將破開一個巨大的口子,周軍可以一路暢通無阻地直搗紫金山山頂,亦可透過北麓分兵東麓,阻礙東麓唐軍的回援。
而且沒了北麓朱元部的牽制,周軍甚至還能直接從河岸繞過紫金山,直取紫金山南端的壽州城。
此時此刻,周軍可以有無數種方法出兵,而邊鎬除了死守山頂已別無他法。
聽聞朱元叛變後,邊鎬表面雖然冷靜如常,但心底其實早已慌得不行。
邊鎬赤著腳起身,命令親衛道:“你快幫我披甲,我要親自去上陣指揮抗敵。”
其實,早在林仁肇無功而返時,邊鎬便想到了棄營逃跑。
但不知為何,邊鎬竟然鬼使神差地留在了營中。
或許,是因為邊鎬已經退無可退了。
他本就是戴罪之身,此番若是再棄軍逃跑,那等待他的,只有抄家滅族。
在親衛的幫忙下,邊鎬披上厚重的鎧甲,他圓潤的臉龐在鎧甲的映襯下,竟兀地生出一股豪邁之氣。
邊鎬右手伸入衣領,揉了揉胸口掛著的玉佛,接過親衛遞來的佩劍,揚起頭,大步邁出帳門。
......
與此同時,朱元正領軍對山頂的唐軍大營發動猛攻。
紫金山不止一個山頭,唐軍三萬大軍也不可能全擠在一個山頭上。
所以,邊鎬麾下三萬唐軍,分駐於五個山頭。
朱元先是派出一支兩百人的先鋒部隊,趁著夜色摸上了最北邊的山頭。
駐守這處山頭的,正是唐軍副將許文縝,以及他麾下五千兵馬。
許文縝乃是建州兵出身,飽經征戰,收到邊鎬的警示後便一直維持著全軍的戒備,並派出了工兵加固營防。
不過,因為之前有朱元部在前抗敵,所以許文縝部的營寨並未建造太多防禦設施。
當朱元的先鋒部隊幹掉一批巡邏的斥候,悄咪咪摸上山頭的時候,正撞見許文縝麾下的工兵在挖壕溝、修鹿角。
兩方頓時就廝殺了起來。
修工事的工兵如何能是精銳先鋒部隊的對手?
不消片刻,幾十名工兵便被屠戮殆盡。
獲勝的先鋒部隊趁機扒開鹿角,點燃了幾處營帳,燃起的騰騰火光立刻被朱元以及山腳下的李重進等人看見。
見山頭燃起火光,朱元當機立斷,將麾下一萬大軍一股腦壓上。
既然已經投了周朝,為了自己將來在周朝能夠一帆風順,朱元可謂是不顧一切,將手頭的全部籌碼全都壓上了賭桌,勢要一鼓作氣攻破這處山頭。
許文縝身披戎裝,正靠在椅子上假寐,聽聞敵軍來襲,眼中霎時閃現利芒,他火速派人通知邊鎬,隨後開始組織部隊反擊。
朱元為了提振士氣,領著百名親衛,身先士卒從營防的缺口殺入大營,身後一萬大軍如虎狼之師,隨其一道殺上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