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
偃師縣城西,官道旁的驛館,走進來兩名客人。
這兩名客人很是年輕,皆身著青衣,一臉風塵僕僕的樣子。
其中一人生得孔武有力,眼光銳利,腰間還掛著一柄手刀,一看就曉得不是好惹的主。
此時地方官員更替頻繁,一任地方官至多隻有三年任期,而且大部分任期都不會超過兩年。
因交通不便,導致不少官員小半輩子都在漫漫旅途中。
這又稱為“宦遊”。
官道旁沿途會設立驛館,給宦遊的官員提供吃住,以及換乘的馬匹。
當然也不能白吃白喝白用馬。
宦遊的官員,必須出示有地方衙門蓋章的“驛券”,方可在驛館中吃住,出示樞密院提供的“符券”,則可換乘驛馬。
這個制度的初衷是好的,能給許多隻身宦遊的低階官員提供旅途的保障。
但這個制度有個很大的漏洞:
即便不是官員的人,只要能出示驛券,也能在驛館中免費吃住。
所以,很多官員的親屬就會鑽這個空子,拿著地方衙門出具的驛券,在驛館裡公款吃喝。
這兩名年輕人就並非官員。
但他們拿出了蓋有西京留守府印章的驛券,換來了驛子驛館工作人員的款待:一桌精緻的酒食,以及一間位於二樓、掛著三號門牌的客房。
夜色很快黯淡下來。
兩名客人吃飽喝足,進到上房,興許是旅途勞頓,沒多久就熄燈入眠。
三更時分,夜深人寂。
一個鬼鬼祟祟的黑衣人,在驛子的帶路下,來到了三號客房的門口。
黑衣人打量著門上的門牌號,壓低聲調:“他們就住這裡面?”
驛子奸笑道:“就是這間,這兩人看起來很是疲憊,我還在酒水裡摻了蒙汗藥,應該早就矇頭大睡了。”
黑衣人滿意地說道:“幹得好,待到事成,我定會向韓司馬稟報你的功績,至少能縮短你一年役期。”
“多謝韓司馬,多謝韓司馬...”驛子喜極而泣,當即就要給黑衣人跪下。
驛館的驛子,都是由所在縣的富戶充任。
這驛子便是來自偃師縣緱u氏鎮的富戶。
驛館每年能得到的經費有限,但由於地處洛陽這等繁華地帶,往來官員甚多,還有不少前來公款吃喝的官員親屬。
這就導致驛館開銷甚大,每年都會產生鉅額赤字。
這些赤字偃師縣衙門可不會報銷,自然就落到了充任驛子的富戶身上。
在這偃師縣的驛館裡,每個充任驛子的富戶都有兩年役期,輕者要脫層皮,重者甚至會直接破家,可謂是十足的苦差,弄得充任者苦不堪言。
縮短一年任期,那就能節省近百貫開銷,也難怪這驛子願意當韓倫的走狗。
“小聲點,你先退下,接下來的事我來幹就行。”說罷,黑衣人推開了隔壁四號房的房門,閃身進到屋內。
黑衣人徑直來到視窗,推開窗,探出頭一看。
果不其然,三號房的窗戶是開著的。
雖已入秋,夜晚還是有些許悶熱,一般人都會選擇開窗睡覺。
黑衣人身手矯捷,很快就透過窗戶翻進了三號屋。
進到屋內,黑衣人先是藉著月色掃了眼屋內情況。
兩名客人,都睡在紗布籠罩的床上,一人鼾聲大作,另一人則悄然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