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越建章。
僵持了大半年的李引和年大成卻沒來一場真正的較量。原因無他,只因他們是故交,對彼此十分了解。
李引深知年大成並非無視君上之人,所有的一切,都是萬福年在從中作梗,既然讓他來,那就當出來看看老友吧。
萬福年看穿之後,借新攝政太后的名義,讓李引留下五萬大軍繼續在建章待命,他自己則需奉命班師,而對朝中發生的事隻字未提……
紙終究保不住火,李引在班師回朝的途中得知了李晉容亡故的噩耗……
從流傳著的十數種多種玄乎其玄的版本中,李引歸納出了事情原委:李晉容梁太升等人原意在宮中設計絞殺萬福年,最後卻被反殺,於是萬福年把罪名扣到季賓身上……
李引悲痛悔恨至極,不僅為李晉容這個侄子,還為大昌江山,他只恨自己先前因怕自己被猜忌而置身事外,未能早日將萬福年除之,現在為時晚矣。
但顯然老天對他的折磨並沒有結束。
在他滿腔悔恨整軍休息之時,卻等來了自己兒子身死南域的訊息!
帶來訊息的是一個自稱李經意大將軍的侍官,名叫何杉的。
——原來,何杉被季越放走之後,又和象牙河邊駐軍的近千名大昌軍士相遇,一夥人一合計,一致同意趕回豐京稟明軍情,卻在路上就遇上了李引……
李引一聽數萬將士慘死季越之手,兩眼發黑,又聽到兒子也沒能倖免,當場一口老血就吐了出來。
連日雙重打擊讓這位老王爺身心近死,強撐著精神率部將連夜策馬回京。
卻在城門口被告知,正好趕上新皇登基大典,只能等到第二日才能進城……
李引只得紮營城郊,也趁機好好想想自己怎麼南下,怎麼殺季越抽筋扒皮!
想著想著,又生出更多同病相憐的無奈來:自己心疼兒子,季越何嘗不心疼父親和弟弟,說到底,萬惡之源依然是萬福年!
也罷!等明日進了宮,先伺機殺了萬福年,然後再奏請新帝,南下平了季越,也算自己對得起這身血脈了。
不料沒等來奉旨進宮的訊息,卻等來一道出徵的聖旨……
聖旨是以5歲的新皇李晉汝的名義發下,大意是:已查明,當初在東越密林伏擊掌鹿使欽差,是吳夏列烈父子主使,吳夏目無皇帝法紀,現差李引率軍前去正法……
李引恨的牙根癢癢,壓著性子道:“還請奏明陛下,有重要軍情要參奏。”
傳令的章玉道:“若代王說得是南域之事,陛下已經知曉了,如何決斷這幾日便能見分曉,還請代王休整之後,快快趕赴吳夏,莫要貽誤了時機……”
一聲令下,關閉了城門……
李引和眾將士哪一次征戰回來不是夾道歡迎?
這次卻被阻擋在家門之外,不止李引悲憤,眾將士的心也涼了一大半。
李引甚至想不顧命令,直接率軍南下——反正兵權在自己手上!
但也只是想想,畢竟坐在龍椅上的,還是他李家血脈,是他的親侄子,只得調轉馬頭,向東北而去。
萬年府,萬福年斜躺在臥榻上,聽到李引乖乖出發去了吳夏,嘴角裂出一絲笑意,聽到季越收了鬼蘇,他慢慢睜開眼,幽幽道:“這小子比他父親強啊,看來咱們來了個不一般的對手……”
章玉不言,萬福年又問:“還是沒有沈園的訊息?”
章玉垂眼道:“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