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這位猛人的確配得上這份榜單。”
“是啊,這可是幫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狠人啊。”
“而且殺了不少的蒙元大軍,可以說給我漢族長臉了啊。”
“對。”
…………
徐達是農民家庭出身,家境貧寒,小時候常和朱元璋湯和等一起替地主放牛,他們是一夥自小在苦水咔泡大的好朋友。
徐達雖然比朱元璋小四歲,但他生得“長身高顴,剛毅武勇”,且“少有大志”,因而與朱元璋很合得來。
元末之時,到處是天災、瘟疫、饑荒蔓延,安徽地方更是厲害。
窮人實在無法活下去,紛紛舉行起義反抗元朝的黑暗統治,其中尤以紅巾軍的聲勢最大。
朱元璋在元至正十一年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隊伍,當上了紅巾軍的九夫長,並在次年夏回鄉募兵。
徐達聽知後十分高興,決意投效紅巾軍。
當時徐達已有二十二歲,由於他英勇善戰,又略懂韜略,很快便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徐達也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初授鎮撫,朱元璋發現徐達才能超乎眾人,於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征戰四方。
郭子興與一同舉事的孫德崖等人不合。
佔據徐州的趙均用、彭大兵敗,投奔濠州而來。
不久,趙、彭稱王,郭子興受制於下,並險遭殺害。
朱元璋見在濠州難成大事,遂於至正十四年秋率徐達、湯和等二十四將離開濠州,南進定遠,攻下滁州。
徐達衝鋒陷陣,威勇初露。
至正十五年二月,滁州糧草不繼,徐達和朱元璋攻取和州。
攻打和州後,郭子興抓走孫德崖,孫德崖軍也抓走朱元璋,徐達提出用自己換朱元璋,化解了這場矛盾。
六月,朱元璋率徐達等人渡江,拔採石,下太平,並進一步圖謀集慶。
在攻打採石磯和太平府的戰鬥中,徐達與常遇春二人衝鋒陷陣,勇冠三軍,擒元將陳也先,收服蘄人康茂才義軍。
八月,徐達等分道攻溧水、溧陽、句容、蕪湖,皆克之。
至正十六年二月,破蠻子海牙水師。
三月,攻下集慶,改集慶為應天府。
東下京口一日克城,授淮興翼統軍元帥。
七月,朱元璋稱吳國公,置江南行樞密院,以徐達為同僉樞密院事。
圍攻毗陵,生擒張士誠胞弟張士德,又與常遇春生擒其部將張德,次年二月,攻克毗陵,升僉樞密院事。
又先後攻克寧國、宣城。
至正十八年十月,攻克宜興。
十一月,朱元璋親征婺州,徐達留守應天府。
徐達有多猛?
至元二十七年十月,正是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時節,朱元璋披盔戴甲,手持三尺寶劍,站在點將臺上,開始了他“秋收革命”的啟動儀式。
經過點將、祭旗、傳檄、誓師四道程式。
朱元璋給出徵主副帥徐達和常遇春分別盛上滿滿的一碗酒,然後緩緩地道:“我們最初起來革命是為了解救民眾於水火之中,在各位的共同努力和支援下,先滅陳友諒,後誅張士誠,再平閩、廣等地諸雄,此去北伐中原,成敗在此一舉,靜候爾等凱旋,再與之痛飲。”
徐達和常遇春齊聲道:“定不負主公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