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王翦攻破燕國都城後,燕國的殘餘勢力,已經是不足為患。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燕國的滅亡,自然也可以將功績算在王翦這位名將上。
在趙國、燕國相繼覆滅後,楚國自然成為了秦國一統天下道路上的重要阻礙。
對此,秦始皇二十二年,秦王嬴政召叢集臣,商議滅楚大計。
在領兵滅楚之前,嬴政就滅楚需要多少士兵問過王翦和李信,李信只要二十萬士兵,當時王翦就提出非要五十萬士兵才能滅楚。
果然,李信二十萬士兵出戰,後來落得慘敗。之後王翦領兵五十萬出征大勝。
五霸那個時候打仗更像競技遊戲,是有規則是講究道義的。
後世呢,一打起仗來就是幾年,一動起兵來就是幾十萬,一殺起人來就是幾萬幾十萬,像楚國那麼大的地盤那麼多的人口即使五十萬士兵我還恐怕打不贏,哪能少於這個數!
嬴政服了,答應了王翦,將全國兵力五十萬士兵交給了王翦。
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將軍李信詢問說:“我準備佔領楚國,請估計一下要用多少兵力才夠?”李信回答說:“不超過二十萬。”
秦王同樣拿這個問題問王翦,王翦說:“非得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說:“王將軍老了,多麼膽怯啊!”
於是派遣李信、蒙恬率領二十萬人進攻楚國;王翦也就以有病為理由辭職近回家鄉頻陽。
後來,李信攻打平輿,蒙恬進攻寢城,大敗楚軍。
李信又進攻鄢、郢,拿下了它們。
於是帶領軍隊向西推進,同蒙恬在城父會師,楚軍便緊緊跟在秦軍的後邊,三天三夜不停留休息,使李信的軍隊被拖得疲憊不堪,遭到慘敗,兩座軍營被攻下,七名都尉被殺死,李信逃回。
秦王聽到這個訊息,大怒,親自去到頻陽向王翦道歉說:“寡人不採用將軍的計謀,使得李信玷辱了秦軍的聲威,將軍即使有病,難道忍心丟下寡下不管嗎!”王翦推託說:“我有病,不能帶兵。”
秦王說:“從前的事已經過去了,不要再說了!”
王翦說:“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非得六十萬人不行!”
秦王說:“但憑將軍安排考慮罷了。”於是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進攻楚國。
秦王送到霸上,王翦要求賞賜給他很多良田大宅。
秦王說:“將軍出發吧,難道還憂慮貧窮嗎?”
王翦說:“擔任大王的將領,即使立了功,終究也是不會得到封侯之賞的,所以趁著大王信用我的時候,只好討些田宅來作為留給子孫的產業。”秦王大笑。
王翦出發後,到了武關,先後派五批使者回去討封良田。有人說:“將軍討封賞也太過分了!”
王翦說:“這個看法不對。大王粗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現在傾盡國內兵力委託我獨自指揮,我如果不多多地討封良田大宅作為子孫的產業,來表示自己無別的打算,就反而會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
王翦佔領了陳以南直到平輿一帶。
楚人聽說王翦增兵攻來,於是調動了全國兵力來抵抗,王翦堅守營壘不與楚人交戰。
楚人多次挑戰,王翦始終不肯出兵。
王翦每天只讓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撫他們;並親自同士卒一起用飯。
過了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探問:“軍中在玩什麼?”回答說:“正在玩投石、跳遠的遊戲。”
王翦說:“可以出兵了!”
這時楚軍見找不到戰機,便向東轉移。王翦趁機出兵追趕,命令壯士攻擊,將楚軍打得大敗,一直追到蘄南地區,殺死了楚軍將軍項燕,楚軍於是全線潰敗。王翦便乘勝佔領了各地城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戰國後期,秦國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
但是,這六十萬大軍,還是秦國的傾國之兵了。
因此,王翦一旦圖謀不軌的話,秦王嬴政連反制的力量都沒有了。
而這,無疑顯示出秦王嬴政對於王翦這位老將的信任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