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雙璧各有特色,並無高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雙璧各有特色,並無高低 (4 / 4)

正是因為這種定位上的區別,使得霍去病成為了華夏古代軍事史上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

霍去病也是個統帥,並非其他人口中那種極端的“將才”說法,但是又與傳統的統帥不同,他幾乎沒有什麼副將,所有士兵統一指揮。

除了漢武帝、衛青為他創造的硬體條件之外,這種戰術、編制的可行性得歸功於他自身敏銳的直覺和對戰爭獨到的理解。

自古以來,華夏的將領,都講究和士兵同甘共苦,認為這是為將之人最重要的品質。

這種品質當然沒有錯,很多名將都能做到,但是這是一個成為名將的有利條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如果你能做到,當然值得稱讚,但是你做到了,不代表你就能打勝仗了。

霍去病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從不說什麼同甘共苦,他打仗自帶食物,甚至還要求漢武帝給他配廚子。

儘管如此,他計程車兵也並不因此反感他,因為跟著他能打勝仗,打勝仗就有封賞,實打實的封賞拿在手裡,比所謂的同甘共苦要實際的多。

能看到實打實的回報,不比空手套白狼強得多?

正是霍去病因為對於戰爭獨樹一幟的理解,使得霍去病對於屬下有著極強的約束力。

他同舅舅衛青一樣,大量任用投誠的匈奴士兵,因此對於匈奴的資訊尤其是北境的地理環境瞭如指掌,這也是為什麼衛青和霍去病能夠在北境長驅直入,但從不迷失方向的原因。

而衛青,既是華夏古代軍事戰術的集大成者,又是閃電戰的開拓者。

龍城之戰既是閃電戰的雛形,可以說最開始的衛青和後來的霍去病是很相似的,只是衛青作為反擊匈奴的開端,再加上兩人生長環境造成的性格差異,使得衛青沒有霍去病做的那麼極致。

衛青是閃電戰的奠基者,霍去病則是真正將閃電戰發揚光大的人。

當衛青逐步爬升,成為漢帝國的軍事統帥之後,此時他已經不可能像後來的霍去病那樣肆意發揮。

一是兩人風格確實不同,衛青是穩中帶進,霍去病是純粹的鋒利進攻。

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漢武帝只能憋出來那麼多的精良鐵騎,自然要交給能將其發揮到最大限度的霍去病,那麼剩下的常規部隊就自然而然的需要衛青這樣相對傳統的統帥去帶領。

所以衛青的風格,是開始的鋒利,在中後期,尤其是霍去病登場之後,衛青就越來越趨於穩重。

前中期的衛青展示出了非凡的騎兵小規模奔襲作戰的能力,也就是閃電戰雛形,當霍去病將其發揚光大之後,衛青轉而開始玩兒起了騎兵大兵團作戰。

因為衛青的部隊平均水平遠不如霍去病的精良,而且編制比較整齊,副將眾多,規模也更加龐大,不可能長距離快速的奔襲。

在漠北之戰中,漢武帝失算,原本該由霍去病處理的匈奴主力被衛青碰上了,處於兵力劣勢的衛青創造性的利用武剛車陣搭配騎兵互相掩護,穩步推進,最終以弱勝強,這是最早的車步騎協同作戰。

此一役,衛青展示出了強大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大兵團正面作戰指揮能力,軍事素養相當全面。

所以說,衛青是一位一隻腳留在門裡,擅長傳統戰術,另一隻腳跨出去,又開拓革新戰術的名帥。

而霍去病是一位“破門而出”的帥才。

霍去病和衛青兩人之間並無優劣高下之分,因為傳統並不意味著落後。

後世千年華夏內戰,主要還是在用傳統軍事戰術。

霍去病“其疾如風,侵掠如火”。

衛青“其徐如林,不動如山”。

帝國雙璧,並駕齊驅。

正是有了他們兩個人不同的軍事理論,和不同的戰術思想,才能讓大漢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才能建立大漢帝國,才能將大漢的威名顯赫遠揚。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