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很清楚啊。
朱元璋能從一個窮苦的放牛娃和小沙彌登上皇帝的寶座。
才能和實力少不了,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力於那些和他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許多開國功臣。
不料,朱元璋即位後,為防止他們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竟製造種種藉口,向握有軍政大權的元老重臣揮起了屠刀。
朱元璋先是以擅權枉法的罪名處死了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同時宣佈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
並藉此大興黨獄,認為凡是對朱姓統治有危險的功臣良將,都被指為胡黨案犯,滅族抄家,十年中殺了三萬多人。
1後來,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大將軍藍玉,又以此羅織罪名,殺了一萬多人。有些開國功臣,如身冒百死,戰功赫赫的大將傅友德;曾被朱元璋譽為“忠賢集於一身”的太子之師宋濂;曾被朱元璋贊為“勳臣第一”的兒女親家李善長,最後都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或殺掉、或賜死。
右丞相徐達,是跟隨朱元璋起兵的同鄉,幾十年來出生入死,屢建奇功,一直是明軍的統帥,被公認為功臣之首,他對朱元璋忠順恭謹,朱元璋多方偵伺也尋不出他的過失。
然而朱元璋,最後乘徐達身患背疽忌吃鵝肉的時候,賜他熟鵝,最終導致徐達流涕而食,不日即死。
再來看看漢高祖劉邦,他誅殺的只是韓信、彭越、英布等幾個將領,而朱元璋透過“胡藍之獄”,株連蔓引,幾乎把開國功臣殺個精光。
不可否認朱元璋立下的功績,但在殺功臣這一塊,的確有些太過。
雖然從他的出發點他是對的。
“哎,回想起這些事情,朕就非常無奈。”
“朕的父皇,殺起功臣來,一點都不含糊。”
“朕還記得,那段日子裡,大明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文武百官都怕的要死,以至京官每日早晨上朝,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著回來,總要先和妻兒訣別交待後事。”
“就連大哥,看到功臣們的悲慘下場,心中都對父皇,曾勸諫說父皇少生殺戮。”
“可父皇的意志,誰能違抗。”
“父皇把一根棘杖丟在地上,讓大哥拿起來,這些道理,朕都懂啊。”
“朕很羨慕大哥,父皇能疼他到如此地步。”
“為了清理大哥上位的障礙,父皇不惜殺了那麼多功臣,心甘情願忍受所有朝中大臣心中的謾罵,這是多麼的不易啊。”
“朕還記得父皇說過的那句:棘杖有刺扎手,我替你把刺除掉,再交給你,不是更好嗎?”
“父皇形象地把功臣們比做棘杖上的刺,因此必欲除之,以保大明江山永固,朱家子孫永享君臨天下的最高權力。”
“所以這種事情,也不能怪父皇啊。”
“畢竟父皇,心中掛念的,是大明的穩定,是大明的天下。”
朱棣搖頭嘆息。
對於白起的遭遇,他打心裡是感到惋惜的。
但是沒有辦法,規則就是這樣。
為了國家的穩定,不安定的因素必須清理掉。
“哎!世人都說皇帝好,可又有誰知道,當皇帝,也沒那麼容易當啊!”
————
ps:作者新書《我橫推了超凡世界》,玄幻爽文,爭霸流,人物、情節都非常不錯,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多謝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