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能做到這點,各種兵法套路層出不窮,這點無人可及。
而且大規模作戰千年以來無人能出其右。
那些說白起是靠國力強取勝的都是笑話。
難道一個國家強大,打仗就一定會贏嗎?
如果說這是真理。
那為什麼王翦後來碰到羸弱的趙國,沒能打過李牧呢。
而那個時候的趙國,國力正是最弱的時候。
所以說,白起是純粹的個人才能出眾。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
而不是整天只會那一套打法,翻來覆去都是相同的戰術。
具體實踐中,在伊闕之戰中,白起採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式。
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
華陽之戰中採用長途奔襲,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示敵以弱,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殲敵四十多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
這也是華夏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
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
長平之戰也反映了戰爭自身發展概貌。
…………
“不錯,白起出身於兵家,他的作戰能力的確可怕。”
“關鍵是他的殺招千變萬化,這一次白起用這種方式擊敗了你,下一次,他又會換成其他殺招。”
“就這種多變的打法,是李景隆一輩子都學不會的。”
“若是朕當初遇到的不是李景隆,而是白起,朕起兵謀反會成功嗎?”
永樂大帝朱棣不禁深思。
若是當初建文帝的三軍主帥是白起,他的計劃真的會成功嗎?
白起這等人領兵能力太強。
作為自己的手下還好,若是敵軍主帥,那可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
“兵家,兵家的代表人白起如此無敵,難道兵家才是真理嗎?”
“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
“這孫武的思想,真就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嗎?”
…………
白起在兵法上非常有建樹。
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
權謀家主精戰略,正守國,以奇用兵,知敵我虛實,先計而後戰,白起正是充分運用以奇用兵,他的長途奔襲戰術,主要就突出了一個奇字,讓人琢磨不透。
恐怕敵軍打死也想不明白,白起會用這種方法擊敗他們。
形勢家主張戰術,雷厲風行,後發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
陰陽家主精戰況,順時而發,逆時而守,假鬼神而為助者也,隨天時地利。
技巧家主張戰備,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
華夏史上的諸多將領,大多痴情於形勢家和權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