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劉邦在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由於彭城之戰輸的特別慘,劉邦在逃跑的時候,車上還帶了兒子和女兒,眼瞅著楚軍就要追上來了,劉邦一著急,就把兩個孩子給推下了馬車。】
【想當初劉邦從沛縣起義,之後帶著弟兄們四處廝殺,他的父母和老婆孩子卻是一直留在了老家。】
【後來劉邦去攻打咸陽,就地被封為漢王,直接就去了漢中,也沒有帶著父母妻兒,現在他從漢中殺出來,父母妻兒還是在老家的。】
【劉邦這裡帶著十幾個弟兄脫身以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回一趟沛縣,帶上家人以後,一起回西邊。】
【可是,劉邦想到的事情,項羽也想到了,楚軍已經先一步趕到沛縣,去捉拿劉邦的家人。】
【你說巧不巧,這件事劉邦的家人也想到了,在楚軍趕到之前,他們先一步逃走了,可是走的太急,一家子人還走散了。】
【劉邦帶著人趕回老家的時候,已經是人去屋空,他們只好邊走邊尋,就是那麼巧,遇到了劉邦的兒子和女兒,劉邦當時就把兩個孩子接上馬車,然後,就發生了他推兒女下車那一幕。】
【都說虎毒不食子,劉邦的這般行為,的確有損道德。】
大漢,長樂宮。
漢高祖劉邦此時一頭冷汗,滿臉慘白。
麻了!
劉邦人麻了!
介紹項羽的什麼不好,非得介紹彭城之戰。
這不是把他劉邦的臉,放在地上,然後無休止的摩擦嗎?
本來大漢朝的文武百官和呂皇后都快要淡忘這件事情了,這被林舟這麼一提醒,又都想起來了。
而且,這還被各朝各代的,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明百姓,全都給知道了。
那麼,他劉邦打了敗仗,為了活命,不惜丟棄其他人跑路,還把自己的兒女推下了車,這下子是怎麼也洗不掉了。
“他們懂個什麼?”
“後世史官又知道什麼?”
“他們誰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劉邦臉都快紅了。
“彭城之戰,我劉邦戰敗了又如何?”
“我的軍隊雖然很多,但是多數是收斂各個諸侯而整合起來的烏合之眾,並且人員雜亂,各式各樣的人都有,短時間內,我能將他們訓練成一隻有紀律的隊伍嗎?顯然不能。”
“再看看項羽的軍隊呢?”
“每一個將士都抱著視死如歸的態度,不懼生死,一上來就是搏命,就我手下的這群烏合之眾,還沒打呢,看到項羽的手下剛衝了上來,就已經是怕的要死,然後狼狽而逃了。”
“這樣一來,項羽的大軍氣勢更甚。”
“我承認,我的確大意了,但輸給項羽,並不能全是我劉邦的責任吧。”
劉邦很無奈啊。
他本來就不擅長帶兵打仗。
再說了,那雙方軍隊是一個檔次的嗎?
那各國諸侯都聰明著呢,就在那裡坐山觀虎鬥。
他們提供的大軍,也是他們手中最廢物的大軍。
你想想,用他們的大軍去攻打項羽,他們會拿出自己最優秀計程車兵?
那樣家底不就暴露了。
本來就不在一條心路上。
“還有,汙衊朕不講道德,朕想起來就來氣!”
“如果楚軍抓到了劉盈兄妹,會怎麼處置他們?”
“很顯然,他們也會像太公一樣,被抓到楚軍大營,成為人質。”
“他們不會有性命之憂,我敢肯定!”
“項羽還不會無聊到對孩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