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亮節的孟珙,無疑是一個可以讓三軍用命的統帥。】
【宋理宗也算知人善任,在不久後又升孟珙為京西湖北安撫制置使兼知嶽州,讓他成了主管荊湖防線的統帥。這無疑是將大宋,最為至關重要的防區交給了孟珙。】
【成了一路地方主將後的孟珙,眼見戰場局勢並不利於宋軍,尋思良久後,深感消極防禦並不足以抵禦蒙古人的入侵。】
【孟珙上書宋理宗,在這份事關戰局動態的上書中,孟珙分析戰場格局,指出了南宋如果要構築足夠安全的防禦體系,必須收復重鎮襄陽府。】
【那一刻的孟珙,雖然以防禦戰出名,但從未想過永遠消極防禦,反而致力於主動進攻。看完建議,宋理宗認同了孟珙的想法,並委託孟珙全權負責前敵進攻。】
【獲得宋理宗支援的孟珙,開始頻頻調兵遣將,短短數月時間內,宋軍捷報頻傳。】
【劉全率軍連敗蒙古軍三次,張俊率軍收復郢州,賀順率軍收復荊門軍,曹文鏞率軍收復信陽軍。】
【這樣的戰果,在岳飛故去之後,何曾獲得過?】
【一連串勝利,讓南宋朝野歡欣鼓舞也讓深陷敵戰區卻有志故國的人看到了復國的希望。】
【孟珙部將江海繼續率軍從荊門出發,沿途不斷收納官兵民眾加入恢復故土的隊伍,在宋軍強大攻勢下,投降蒙古的襄陽漢將紛紛反正,僅此一役宋軍克復整個荊襄地區。】
【戰況出奇的順利,可孟珙並不敢掉以輕心。】
【深知宋軍戰鬥力得他知曉,這是因為蒙古軍對於襄陽防禦不夠重視的產物。】
【那麼如何才能穩固襄陽的防禦,答案是,補充兵員的同時,佔據樊城,強化襄樊兩城的防禦,讓兩城互為犄角,互相策應。】
【隨即孟珙開始下一步舉措,為了補充兵員,他將蔡州、息州的降軍編組成忠衛軍,將襄州、郢州的“歸正人”編組成先鋒軍。】
【兩軍建成之後,襄陽兵力有了基本保障。】
【在獲得兵力補給之後,獲知蒙古軍正在準備大量造船籌措進攻南宋的孟珙。】
【又一次決定先下手為強!】
【這一次,他改變了之前自己見招拆招的戰法,反而學習起蒙古人用兵,透過少量騎兵不斷騷擾蒙古軍事基地,破壞蒙古人儲備的戰略物資。】
【隨後為了擴大疲敵範圍,孟珙又令張英出隨州,任義出信陽,焦進出襄陽,三路出擊讓蒙古軍深陷疲敵戰術之中,不可自拔,經過一輪輪疲敵戰術侵擾,蒙古人苦不堪言,眼見時機成熟,孟珙終於出大招了。】
【他派遣後來的釣魚城英雄王堅偷襲順陽,張德、劉整分別岀兵攻蔡州。】
【一把火燒了蒙古人所有的戰略物資。】
【這場堪稱孟珙戰術集大成之作的戰役,後世稱為“鄧穰之戰”。】
【孟珙用蒙古人完全想不到的戰法,主動出擊,疲敵擾敵,不斷突襲,扼殺了蒙古軍蓄勢已久的戰略優勢。】
【孟珙的存在,讓蒙古大軍非常頭疼。】
【可惜孟珙英年早逝。】
【孟珙死後,賈似道主管軍事,南宋最後不敵蒙古大軍,亡國。】
…………
“大宋被滅?”
此刻的趙匡胤悲傷無比。
“大宋真就如此不堪?”
“北宋被金國所滅。”
“南宋又被蒙古所滅。”
“有誰能告訴朕,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