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看到了呂布真實的嘴臉。
“大哥,不是俺說你,這呂布這種白眼狼,我們可不能收。”
張飛憤怒出聲。
臉都快憋紅了。
只不過是因為他長得太黑,臉色紅得不明顯罷了。
一向沉默寡言的關羽也忍不住發聲:“呵呵,呂布這等狼心狗肺的東西,他的行為實在令我不齒。”
“大哥,三弟說的對,若是日後呂布來投靠我等,可不能接納他。”
“若是接納他也可以,提前盯好他,若一有風吹草動,殺了便是。”
“兩位賢弟說的對,是為兄考慮不周,才會引狼入室,將呂布這種白眼狼接納到我營中,眾兄弟反而是被這呂布偷襲,丟了城池。”
劉備看到這裡,也忍不住嘆息。
雖然現在這事情還沒有發生。
但是他知道,若是呂布將來真的來投靠於他,他肯定會高興著接納。
而此時的盤點影片,卻是給他打了一個預防針,呂布這傢伙,可不能信任。
【秦瓊馳騁沙場多年,經歷過的最大的一場戰役是對竇建德的武牢關之戰。】
【這是一場奠定天下的決定性戰役。】
【武德四年三月,夏王竇建德與王世充結盟,率生力軍十幾萬馳援洛陽,李世民留下李元吉等人繼續圍困洛陽,親率秦瓊等將領分兵前往虎牢關抵禦竇建德。】
【當時唐軍包圍了王世充的洛陽城,王世充向河北地區的竇建德求援,竇建德認為假如王世充失敗,那麼下一步唐軍就極有可能兵鋒直指河北,自己危險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懂。】
【所以他下令總動員,率領著十餘萬大軍,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前來支援洛陽。】
【當時唐軍內部發生了激烈爭論,有人覺得有腹背受敵的危險,因此建議立即撤軍。】
【而李世民則認為這是個機會,不如畢其功於一役,對竇建德早晚都是個打,不如現在就打,如果戰勝了竇建德,那麼洛陽的王世充也會絕望,唐軍就可以一舉兩得。】
【於是乎李世民留下一部分部隊繼續圍困洛陽,自己則率軍來到武牢關迎戰竇建德。】
【李世民一生打仗善於使用疲敵之計,很有耐心,常常與敵長期對峙,然後尋找機會迅雷不及掩耳擊潰敵人,這一次他又採用了這一招。】
【李世民率領大軍和竇建德在武牢關對峙數十天,而且不斷派人騷擾敵人後方糧道,最後竇建德按捺不住,主動挑戰李世民。】
【當時竇建德的軍隊陣容很盛大,鼓聲驚天動地,軍陣長達二十里。】
【李世民堅陣不出,不出就是為了疲敵之計。】
【自所謂,敵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李世民就等對方那個“三而竭”。】
【竇建德軍隊從早上就排列成陣,大呼小叫了一上午唐軍也不接招,到了中午竇建德的軍隊又累又渴,為了搶水喝陣型都亂了,李世民看見機會到了,率軍突然發動襲擊,竇建德正準備召見群臣,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連連後退才稍微站住腳跟,唐軍與敵陷入膠著狀態。】
【戰況激烈無比,塵土遮天蔽日,李世民決心出奇制勝,他與秦瓊、程咬金等率領一支騎兵部隊捲起旗子繞過戰場,讓敵人一時間無法分辨他們的身份。】
【當包抄到敵陣背後,李世民命令張開戰旗,猛烈突擊。】
【而秦瓊奮勇前進,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大破敵軍。】
【唐朝統一戰爭中最大的敵人竇建德被徹底消滅,竇建德被俘,軍隊土崩瓦解,洛陽王世充看到大勢已去,不久也投降,唐朝統一戰爭獲得決定性勝利。】
《控衛在此》
【在這場戰爭後半階段,正是有了秦瓊這個關鍵性人物,替唐軍衝鋒陷陣,破敵軍的陣形,漲自家唐軍計程車氣。】
【可以說秦瓊作為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在唐朝統一的過程當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和作用,多次幫助唐軍大敗敵軍,最終幫助大唐一統天下。】
【如果說李靖是唐軍運籌帷幄的主帥,那麼秦瓊便是唐軍的一根矛。】
【一根無比鋒利的矛。】
【每一次行軍打仗,秦瓊這根矛總能擊中敵軍要害。】
【秦瓊天生就是一個打頭陣的猛將,他之勇猛,實乃唐初第一猛將,列入華夏十大猛將榜單,亦實至名歸。】